你的位置:主页 > 准备怀孕 > 8对夫妻有1对生不出孩子 想当爸妈记6条军规

8对夫妻有1对生不出孩子 想当爸妈记6条军规


 

无法解释的原因让地球上的人们丧失了生育能力,19年来没有一个婴儿出生……美国科幻片《人类之子》中的场景,或许真的有可能成为现实。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2009不孕不育高峰论坛上,一份《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不孕不育的比例已达12.5%~15%,也就是说,每8对夫妻中就有1对不能生孩子,而且不能生育的夫妻呈年轻化的趋势。

而在杭州,不少年轻夫妇也正为这事苦恼。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一号难求,每天约有500人因不能生孩子求助医生;邵逸夫医院的生殖医学中心,候诊区的椅子上同样座无虚席……

为什么我们现在生孩子越来越难?

宅在家三年,宝宝就是没怀上

昨天上午,邵逸夫医院的生殖医学中心,候诊区的椅子上座无虚席,挂号窗口上的屏幕显示,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张松英的专家号早就预约满了。来自医院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200多人因不能生孩子到邵逸夫医院看病,张松英的专家号也成为杭城最抢手的专家号之一。

走廊上,一对30多岁的夫妇等在候诊区,两人相对无言,焦虑写在他们的脸上。太太说,他们已经结婚6年,“以前忙着工作,生活节奏太快了,为了不影响将来的发展,怀孕的时候狠下心打掉了,现在想要孩子却没有了。”

34岁的余女士看起来有些憔悴。为了生孩子,她已经宅在家里三年了,每天做运动,戒掉本来很喜欢吃却又不利于生孩子的食品,可是至今还是没有动静。“我的同学和朋友都做妈妈了,有的宝宝都上幼儿园了,每次同学聚会我都不敢去,因为他们都会带着宝宝来。”余女士上个月接受了人工授精手术,可惜受精卵没有成活:“我觉得很难过,幸亏有老公鼓励。他说,一定会成功的。”

李女士在候诊区等了两个多小时了,看着候诊区涌动的人群,她说“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和我同病相怜。”

每天有500人因不能生育到妇保就诊

不孕不育病人每年都在成倍增加,从2005年开始,到邵逸夫医院做试管婴儿的患者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递增。今年,邵逸夫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试管婴儿将达到1500人次,冻融胚胎移植也将达到1000人次。

杭城另一家大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同样一号难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有500人因不能生育到医院看病,医院每年要为近6000人做手术,其中试管婴儿每年有3600例、人工授精有2000多例,生殖内分泌科成为该院最繁忙的专科之一。

“冷冻精子、胚胎等可以保存自己的生育能力,通常可以保存5年。”张松英告诉记者,除试管婴儿、人工授精之外,冻融胚胎移植也是很多人采取的一种方式,将受精卵或胚胎低温保存在液氮中,几年之后再植入到妈妈的肚子里让他成长。

台州一位从事外贸工作的女老板,年轻时忙事业,顾不上生孩子,几年后,她想生个孩子,可事业还处在发展期的她认为怀孕并不现实,这位女老板于是将自己的胚胎冷冻保存,5年之后,已经没有生育能力的她成功做了妈妈,如今,孩子已经1岁了。

工作压力、环境污染扼杀生命

现代人生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难?

在不孕不育的病人中,男女比例各占一半,而来治疗的人群中,女性比男性要多一些,因为女病人对不孕不育的治疗更加积极。“80后”来看不孕不育门诊的人增加了,约占总患者的10%左右。

张松英告诉记者,女性病人当中,为事业放弃生育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20多岁的时候,事业也正处在上升期,很多人不想要孩子,等到年龄大了,事业稳定了,这时候想要孩子却难了。现代女性当中普遍的晚婚晚育,不良的生活习惯,巨大的精神压力等,都是造成不孕不育率上升的原因。

此外,太胖或太瘦的人也会影响怀孕,有些女性喜欢减肥,或者因工作压力造成内分泌失调,有的过度肥胖,这些都是造成不孕不育的原因。

而在男性不育当中,无精症、少精症的人也明显增加,“环境污染,食物中激素类的东西都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张松英说,抽烟喝酒也会杀死精子,减少受孕机会。

想当爸爸妈妈,牢记这六条要诀

对于正打算当爸爸妈妈的人来说,他们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

张松英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怀孕前不要太紧张,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只要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如果没什么问题,放松心情,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第二,准备怀孕前可以吃一些叶酸,补充营养。别忘了坚持喝牛奶、吃贝类的食物,柑橘类的水果和果汁、深绿色叶子的蔬菜、坚果、豆类、带皮的谷物、强化面包和谷类,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

第三,太胖或太瘦的人要注意控制体重,不主张药物减肥,要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来控制体重。另外尽量保持好心情,有空做运动。

第四,不要酗酒、吸烟。

第五,减少环境中的危害,想要宝宝的那段时间最好不要装修房子,尽量呆在空气清新的地方,保持通风,闷热的环境会让男性精子质量降低,也不要让自己太累。

第六,在适当的年龄进行婚育,女性的最佳怀孕年龄在20岁至30岁,最好不超过35周岁。

 

 

 

 


怀孕手册

育儿宝典

营养攻略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