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色列的医学专家通过一项研究发现,其实在女性怀孕不到3个星期的时间里,就可以得知胎儿的性别。
研究专家对347位孕妇进行了跟踪调查,待这些孕妇分娩之后他们发现,怀有女婴的孕妇在怀孕16天左右,体内的母性血清激素会高出正常值18%左右。
通过检测即能够得知孩子的性别。这一发现预示日后可以在怀孕后十几天之内,就可以得知将出世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酒精对女性的脑组织伤害作用更大
德国医学专家通过脑部扫描发现,女性与男性喝同样多的酒,但她们的脑组织比男性更容易吸收酒精。因此,过度饮酒对她们脑部造成的损伤要比男性大得多,更容易发生脑萎缩。同时,医学专家还指出,过度饮酒后的大多数与性别相关的不良反应,在女性身上表现出来的时间要比男性早。英国酒精协会的调查结果也显示,16-24岁的年轻女性是患脑病的高发人群。
新研究:日后也许不需要男子也能怀孕生子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日后也许不需要男子也能怀孕生子。研究专家发明的单性繁殖术,即采用一系列类似精子的化学制剂,促使卵子发育成胚胎,使整个生殖过程无需男性介入。目前,这项单性繁殖术已经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但科学家认为,不久人类也将会拥有如此的单性繁殖能力。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婴儿,可以完全继承母体的基因。
苏州妇科医院专家指出,对于如此现象一些研究专家认为,这些男子可能患了“男性产前抑郁症”。他们感到紧张和抑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做好心理准备,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父亲。加之妻子在怀孕期间性生活大大减少,这也是造成“男子产前抑郁症”的一个主要因素。
控制欲强的女性生男孩的几率较大
最近,新西兰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控制欲一向较强的女性,受孕后生出男婴的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80%。研究专家认为,控制欲较强的女性,体内的男性荷尔蒙偏高,导致她们的卵子与精子中的Y染色体结合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生活中那些经常善于发号施令,在任何地方都乐于掌握权利的女性,更容易生下男婴。与此相反的是,性格文静内向的女性,则更多怀上的是女婴。
妇科医院专家指出,这项研究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女性月经周期的生理机能,有助于研制出更有效的避孕药物,并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应用到不孕女性的治疗中。
是男孩还是女孩?
绝大部分的父母虽然口口声声说胎儿健康最重要,是男是女无所谓,但是,从口气中仍可感受出他们对胎儿性别的偏爱与无奈。这种情形在先生是独子,或前面已经生过几个女儿的孕妇表情中更为明显。
因此,妇产科医师随时要准备回答孕妇提出的这个问题:“我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民间的传统方法
利用传统的方法来预测胎儿性别是中国人的拿手绝活,也流传得很广,可惜都经不起科学的检验。这些方法预测男女成功的几率大约是五成,这与你闭着眼睛乱猜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些民间方法有:
1.从孕妇的肚型来判断:孕妇的肚型尖凸,会生男孩;肚型浑圆,则生女孩。其实,孕妇的肚型与胎儿的性别没有关系。
2.观察孕妇容貌与皮肤的变化:如果孕妇的容貌变得漂亮,皮肤变得光滑,可能生女孩;反之,容貌变丑、皮肤变得粗糙,甚至脸上长满青春痘,则可能生男孩。这种说法很多人相信,但事实证明可信度不高。
3.孕妇的口味改变:有人认为孕妇口味如果与前胎不同,则胎儿的性别也会改变。其实孕妇喜欢吃酸吃甜与胎儿的性别是无关的。
4.胎心的快慢强弱:一般认为胎心较强较慢的话,胎儿是男孩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则是女孩。这种猜测胎儿性别的方法,出错的几率也很高。
医学方法
目前,妇产科医师可用来判定胎儿性别的方法中,实用而比较可靠的有:
1.超声波扫描:超声波是一种声波,到目前为止的报告显示,它对胎儿没有不良影响,因此在妇产科界使用非常普遍。妇科医院专家指出,利用超声波诊断胎儿性别时,男婴的准确度可达95%以上,女婴的可靠度则只有85%左右。
2.羊膜穿刺术:羊膜穿刺术主要是为了诊断胎儿是否有染色体方面或神经管的缺陷,通常在怀孕16~20周实施。由于可以得知胎儿的染色体,因此也可知道胎儿的性别。准确度可达99%,但是有1%的流产几率。所以,医界不赞成只为了测知胎儿性别就做羊膜穿刺术。
3.绒毛采检术:又称“绒毛取样术”,通常在怀孕8~10周时做。主要目的和羊膜穿刺术一样,是为了诊断胎儿的染色体是否正常,但也有人用来诊断胎儿的性别。准确率可达98%。
利用绒毛采检术虽然在怀孕10周左右即能判断胎儿的性别,但它可能造成流产(3%~5%),还可能伤害胎儿,造成其手脚的残缺。因此,最好不要单为了测知胎儿性别而接受这种检验。
4.生理盐水冲洗子宫:这是近年来同类方法中比较实用的,通常在怀孕9周时施行。到目前为止,证实安全性相当高,可靠性达98%。但这种检查只能测知男女,无法知道胎儿的染色体是否正,且在检查前一周内不可有性行为才能减少误差.
5.验血:可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采取母体的血液,来判断胎儿的性别。虽然对胎儿没有任何危险,而且一些检验单位声称可靠性达95%,但根据笔者所得到的临床资料与证据显示,错误的比例相当高。因此,并不是一个可靠实用的方法。
(本文来源:39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