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这件事其实是中国人在最近20年从西方支离破碎的育儿理论中拼凑出来的伪科学,正如被社会疯狂提及的早恋问题、网络依赖症、富二代等,这是中国特色。任何词汇一旦被建构,会引发一种社会聚焦,增强人们的心理关注,相应的社会现实就诞生了,相应的社会需求也会随之而来。建构主义哲学认为,现实是经由一种描述或者构词所形成。很多零散的社会事件并无关联,如果关联地去想就看到了关联,把一件事看成是问题还不成其为问题,如果还想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问题。
在我读到的有限的书籍与可查阅的科研论文中,还没有什么研究证明胎教对提高孩子的智力是有帮助的。胎教的真正意义是促进了社会对怀孕母亲的重视,并科学地指导孕妇健康地生活。胎教是否可以促进胎儿心身更好地发展,科学家各有各的观点。正确地、合适地触摸腹部,有节奏地轻敲,与胎儿意象对话,与胎儿的活跃与沉睡保持同步……这些孕期尝试在三维超声研究中有时的确可以看到胎儿与母亲建立了某种互动,但这些研究论文都是结论先于实验的,是因为研究者已经秉持了一种态度,才会把看似有关联的都归于关联,把偶然看成必然。
人类的认知存在一种驱动能量,在众多的生物实验中,研究者内心的场可以干扰生物反应,更别说还有研究者人为倾向的选择与删减。99%的生物实验结果都是研究者内心的产物,因为这些结果是由人的观察而成,人的观察从来都不是真正客观的。
即便如此,我还是倾向于相信,如果怀孕母亲做些什么一定比什么都不管要好,这个好不是针对胎儿未来的知识系统,而是针对胎儿的知觉系统。
孕期的母亲要做些什么事情呢?首先,你要多接触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尤其是在刚知道怀孕到怀孕5个月之前。胎儿的发育重现了生命进化的过程:单细胞—细胞分裂成团—细胞分层—蠕虫样生命体—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人,发育20周胚胎才基本形成胎儿的样子。这些生命进化真正的摇篮是大自然,试想,如果这段时间胎儿置身于自然中肯定会得到自然的滋养。
孕期的妈妈应该经常沉浸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在大城市的孕妇需要在家里建造一种仿生环境,家里种一些植物,保持潮湿,能够有微风,能够有阳光,能够闻到大自然青草与泥土的芬芳。有时,我幻想到城乡结合部修建一个孕妇度假村,尝试一种原生态的环境,那儿有各种动物与飞禽、树木与溪流、草地与鲜花,白日阳光明媚,夜里星光灿烂。房屋是木质结构,没有水泥,没有钢筋,没有涂料,没有化学制品,这样对胎儿在母体里的自然进化是好的。
胎儿的心脏与神经系统率先发展,当胎儿有心跳时,母亲的心跳、心态与情绪平和缓慢就变得重要,对一个胎儿来讲,他与妈妈是共体—同一个身体,血肉相连。妈妈做什么,也等于胎儿在做什么。保持愉快的心境,但不能兴奋;保持沉静自信的心态,却不能沉郁。
轻度愉悦的方式类似深呼吸,人能够畅快地、缓慢地呼吸本身是一种快乐,妈妈要经常缓慢地深呼吸。想想人类可以逃避一切,却无法逃避空气。地球之所以有生命产生,除了水,还因为拥有一个奇妙的大气层。人必须呼吸空气,你可以两周不吃任何食物,5天不喝水,但5分钟不呼吸生命就结束了。呼吸对生命至关重要,深度的呼吸等于是把足够的氧与能量推送给孩子。空气是所有生命共同享有的。俗话说,穷人喜欢夏天,富人喜欢冬天。夏天热,富人有再好的衣服也穿不了,穷人没有好衣服也能很好地活着。现在中国大地弥漫着雾霾,有人在微博里调侃,说雾霾促进了公平,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你们吸的是同一种空气。富人可以占有一切,却无法占有空气。
对妈妈来讲,一定要在空气新鲜的地方呼吸,不要在污染的地区呼吸。海南是目前仅存蓝天的地方,在我居住的小区里,孕妇与小孩特别多,这些母亲是聪明的,为纯净的空气花再多钱也是值得的。当然,农村与一些山村小镇的空气质量也是不错的。不能去海南而去一个边远的小镇生活也是可选的。不过,这些小镇大多文化落后,居然素质偏低,信息闭塞,医疗条件差,环境不洁,交通不便,尤其一些落后地区,滥用杀虫剂、农药,还可能存在水污染与土地污染,这是弊端。PM2.5这样的微小颗粒会直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细胞最小结构,如DNA、RNA、线粒体、细胞膜受体……为了孩子,呼吁社会尽早治理空气污染是每个公民的头等大事。
除了空气,还要注意清洁的水与健康的饮食,这三件事一件都不能少。婴儿半岁以前,父母主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发展,对婴儿心理与情绪的促进需要放在次要的位置。中国学者许知远提出政治人、经济人、心理人这些时代概念,认为现代中国人个个关注心理健康。现在的胎教也比较关注孩子的心理与情绪,那么妈妈多读书多听音乐对胎儿好不好?考虑到母亲读书与听音乐时会引发好的内在感受,这些美好感受与胎儿会产生共情,所以是可选的。前提是母亲自己喜欢这些东西,如果母亲为了孩子听,把这当成任务,没有真切的美好体验,那么对孩子也没有任何裨益。
孕妇也要多做轻松的运动,如散步,怀孕八九个月时孕妇操是需要做的,主要锻炼母亲的生育肌,胎儿从母亲的产道出生时,滞留的时间越长,对胎儿的损伤越大。
胎儿是否有意识知觉现在还无定论,不过我愿意相信胎儿与母亲存在一种意识共体感。虽然科学解释胎儿与母亲的情绪共体是由血液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决定的,但这样的实验也有很多例外的情景,在三维超声的观察中看到,胎儿似乎可以选择一些情绪与母亲共感,也会漏掉或忽视一些情绪体验。我猜想,胎儿的身体与母亲存在一种共体意识,不分你我,你即我,我即你,在未出生以前胎儿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母亲也是胎儿的一部分。怀孕期间,母亲好的知觉体验对胎儿心身发展是有好处的,父亲的责任就是要确保母亲心情愉悦。过激的情绪体验对胎儿是不利的,哪怕是一种好情绪。
人们愿意相信怀孕期间母亲爱读书、从事艺术创作、做轻微运动对胎儿发展有印刻作用,意思是,母亲做什么,孩子出生后会喜欢什么,尽管还没有科学依据,我觉得多少也是可取的,虽说不一定有益,但至少无害。至于给胎儿听经典音乐,读国学,学数字、英语,无疑是隔靴搔痒,如果母亲自己不喜欢,没有好的情绪体验,做这样的事情没有意义。
最糟糕的胎教就是试图给胎儿上课,恨不得他生下来就小学毕业,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对胎儿与母亲都是折磨。如果一定要做胎教,我觉得通过胎儿的触觉让他感受到被关注和被抚慰是可取的,其他的东西宁可不做,别让胎儿在娘胎里就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