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健康食谱 > 赏花品果小山村做活增收大文章

赏花品果小山村做活增收大文章


  春赏花 夏品果

  小山村做活增收大文章

  乐山日报记者 邓秀英 周友燕 文/图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乡村赏花、摘果,体验农事活动成为一种放松和休闲的方式,受到不少城里人的热捧。我市不少乡镇充分抓住这一机遇,纷纷以“花、果、园”等为载体,配套发展餐饮、娱乐、体验等第三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业、餐饮业和农家乐的兴起,促进当地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仙牙桃花醉游人

市民采摘草莓

农技专家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


  西坝镇爱国村:

  四季果园开启甜美生活

  “开年到现在,我家脐橙卖了8000多元,这段时间前来采摘枇杷的市民很多,已经卖了1万多元,下个月杨梅又要成熟上市,应该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入春以来,五通桥区西坝镇爱国村五组村民徐洪强一家的收入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爱国村,徐洪强和妻子王仲英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夫妻俩勤劳肯干,而且脑瓜灵活,种植的杨梅由于果香肉脆,每到6月,他家的杨梅就成了成都、乐山等地水果市场上的抢手货,供不应求。

  徐洪强说,杨梅并非当地土生土长的果木,而是1996年,他到贵州朋友家玩耍时,看见朋友通过种植杨梅盖起了小洋楼,还买了小汽车。于是他就带了十几棵回来试种,效益的确可观,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种植杨梅30多亩。

  “从2002年杨梅挂果开卖算起,每年都有几万元的收入,今年预计收入突破10万元。”在一旁给杨梅稀果的王仲英介绍道。

  相比于丈夫徐洪强,王仲英更善于交流。跟着王仲英走在田间小道上,成片的果园在坡坡坎坎上随处可见。“这是枇杷,那是脆红李,那是樱桃……”王仲英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道。

  王仲英告诉记者,种植水果收入可观,像枇杷,栽种的第三年就会挂果。一棵进入丰产期的枇杷,一年可产一两百斤,也就是六、七百元的收入。管理得好的话,收入会更高。

  如今,像徐洪强家这样,将自家80%的责任田都腾出来种植水果的农户在爱国村不是少数,包括枇杷、杨梅、柑橘、桃子、梨子、大枣等10多种水果。

  “我们这儿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柑橘吃完了,吃樱桃,樱桃吃完了吃枇杷,枇杷吃完了吃杨梅,口福好着哩。”王仲英告诉记者,现在她和老公还饲养了1000多只鸭子,围绕四季果园,开展采摘水果、品尝高山农家饭等活动,从而增加收入,让日子越过越富裕。

  近年来,爱国村以枇杷为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枇杷采摘体验旅游与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目前,爱国村杨梅、柑橘、桃子、梨子、大枣等水果种植面积已达到1980亩,带动当地农户人均年增收上千元。

  普兴乡仙牙村:

  发“桃花财”走“桃花运”

  “天天人都多得很,特别是到了周末,忙都忙不过来,这两天好不容易闲下来,要抓紧时间修整果树,争取多产桃子多卖钱。”尽管第三届峨眉山市普兴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普兴乡仙牙村一组种桃大户刘小军对今年桃花节的盛况仍然津津乐道。

  仙牙村位于峨眉山市普兴乡四峨山麓,平均海拔800米,自然环境优美,2005年被认证为省级生态农业产业园区,2009年被评为乐山市最美村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村民以种植经济作物茶叶、水果为主,目前全村已发展成片桃林1200亩,成片茶园1500亩。
  据普兴乡党委书记简玉林介绍,过去仙牙村村民种植桃树单纯为了收桃子卖钱,那时如果有人上山踏青赏桃花,果农都不让靠近,生怕碰掉了花儿影响收成。现在不一样了,自从2007年举办首届赏花活动以来,每年到仙牙村观花、品果的游客达20多万人,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村民们一边种植果树,一边经营农家乐,守在家门口,吃“桃花饭”、发“桃花财”、走“桃花运”。“我们村有几十个小伙子都是以花、茶为媒,认识了外地的姑娘,并结成连理,可谓是栽下桃花树,引来‘金凤凰’。”刘小军自豪地说道。

  近年来,在峨眉山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普兴乡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仙牙村村道几经扩建,现有总长5000米、宽5米的组道2条,入户率50%。2010年实施人饮工程,入户率达98%。去年,当地政府又新修了一条下山公路,游客可沿新修公路绕桃花山一圈回到山下起点,彻底解决了赏花路途拥堵的现象。

  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打造,让乡村旅游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仙牙村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农家乐,村民收入不断增长。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2000多元,仅桃树一项村民人均增收近千元。“下一步,我们将规划修建一个大型停车场,指导全乡农家乐上档升级,让游客来得了,住得好,耍开心,尽情领略普兴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简玉林如是说。

  剑峰乡凉风村:

  打造水果旅游观光带

  眼下,春草莓已经下市。红彤彤、水灵灵的草莓不但饱了市民的口福,更让市中区剑峰乡石桥村世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斌赚了个盆满钵满,“今年收成好着呢,冬、春两季草莓纯收入有六、七十万元,眼下正思考着来年扩大种植规模。”

  何斌是剑峰乡本地人,受父辈影响,他一直认为土地是农村人的生命之源。看到冬季农田大部分闲置下来,何斌觉得可惜,2010年,他联合其他合伙人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50余亩农田,并引进冬草莓种植技术,让闲置的农田继续发挥“效能”,这样既解决了村里的土地闲置问题,又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我在合作社打工,一个月可以收入1500多元。”市中区剑峰乡石桥村二组村民谭丽群告诉记者,她流转了2亩地给世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平时在合作社帮助管理草莓,除去土地流转租金外,另外还可以每个月在合作社领取1500多元工资,既能挣钱又照顾家庭,比在外务工划算。

  近年来,剑峰乡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安排农技专家走村入户指导农民种植水果,并提供水果销售信息,解决水果出售难题。同时,硬化村(社)道约60公里,支持土地流转,发挥土地产出效益,为农户创收。“前段时间,草莓采摘的季节,每天都有市民到我的果园里采摘草莓,特别是到了周末,人更多,这都得益于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交通方便了,来的人自然就多了。”何斌如是说。

  该乡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推进凉风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凉风村以前宽不足3米的村道拓宽到4米,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建提灌站,破解当地水源不足的难题。

  “凉风村与井研、青神接壤,交通便利,再加上土质属于碱性土壤,特别适合樱桃、核桃等水果种植。”市中区剑峰乡乡长胡楠介绍,剑峰乡已选址凉风村规划建设“水果旅游观光带”,计划引进优质樱桃、核桃等水果,栽种在长约4.5公里的村道两旁,一来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观光旅游的好去处,二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先带动一部分农户进行试种,如果效益可观,就可以引入企业流转土地,扩大种植樱桃等水果。”胡楠介绍,目前,全乡通过发展种植翠红李、草莓、枇杷、柑橘、猕猴桃等特色水果,带动农户2000多户,种植各类水果7000多亩,水果年产量390万斤,每年人均增收1300元以上。


怀孕手册

育儿宝典

营养攻略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