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疾病防治 > 婴儿发烧怎么办???刚打完针没多久就又高烧!!!

婴儿发烧怎么办???刚打完针没多久就又高烧!!!


婴儿发烧的处理原则

发烧的原因主要是由疾病引起,如:呼吸道感染、脑膜炎、泌尿道感染等,因此应适时找出发烧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退烧。若体温不稳定,则表示疾病尚未痊愈,疾病痊愈,发烧即退。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亲的担心。

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

口温:37.8℃(耳温与口温相同)

腋温:37.5℃

背温:37.5℃

合并的症状: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

量体温的正确方法:先甩动温度计,使水银下降至三十五度以下。

腋温:将温度计放置于腋下,固定手臂,勿令其任意挥动,测量四~五分钟。

口温:儿童勿用此法以防温度计咬断。

肛温:新生儿时期较建议采用此法。

背温:将温度计置于背上并平躺测量4~5分钟。

发烧应如何处理:

减少穿衣盖被。

多喝开水。

睡冰枕。

温水拭浴。

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

勿自行服成药。

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发烧若伴有下列情况则应立刻送医。

发烧超过38.5℃。

活动力差

虚弱

呼吸困难

无法进食、剧烈呕吐

抽筋、头部僵硬

身上出现紫斑

二个月以下之幼儿

儿童本身患有严重疾病

连续发烧二天以上

结论:

父母在儿童发烧时,千万不要过份紧张耽心,除了就医外,尽量维持幼儿的舒适,只要平时具备基本的发烧处理知识,一定可以帮助儿童回复健康的身体。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是病毒、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国外有研究证实,父母对儿童发热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容易不恰当地使用退热药物,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体温高低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有些专家认为,如果儿童体温达到38.8℃,但精力旺盛,无不适感觉,则无需进行退热治疗。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和呈现痛苦时应予治疗。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儿童使用退热药需根据年龄、病情和健康情况选用恰当的品种、剂型和剂量。退热药大多属于常用的非处方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较好,但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剂型。专门供儿童使用的儿童退热滴剂、混悬剂和颗粒剂有分散性好,起效快,剂量准确和口感好等特点。并且药物使用说明书内容详细,用药剂量和每日用药次数对应于不同年龄段和相应体重列出,注意事项明晰。儿童服用成人的药片往往要拆分,剂量欠准还容易出错。药片黏附在小儿胃肠道某些部位上还可使稚嫩的组织受到刺激性损害。

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是一种使用历史很长的解热镇痛药物。常用的阿苯片为阿司匹林与苯巴比妥的复方制剂,用于小儿退热一直受到临床的好评。用于退热一般是小剂量短时使用,较为安全。但该药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肚脐出血、呕血和便血等不良反应,婴幼儿应禁止使用。匹赖氨酸(来比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结合的产物,毒性有所降低,可注射给药,见效快,3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

在一些西方国家,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的现象屡有报道。该征是以急性脑病合并肝脂肪变性为特点的一种严重病变,但病因并未完全阐明。国内罕有阿司匹林引起儿童瑞氏综合征的报道。其个案多与患儿用阿司匹林治疗风湿热等疾病的长期用药史有关。因此,除川崎病以外,许多国家已不再将阿司匹林用于儿童,国内并无严格要求,但要慎用。阿司匹林尤其应避免作为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时的退热剂,因此时更易使儿童招致瑞氏综合征。

布洛芬即异丁苯丙酸,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可达8小时。该药虽为阿司匹林类似药物,但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司匹林,且易耐受,认为是安全可*的解热镇痛药物。儿童的用药剂量可依病情而定。一般每次每公斤体重剂量为5毫克,高于39℃时可用10毫克,需再次用药时应间隔6~8小时。加大剂量可增加持续退热时间,必要时每次每公斤体重剂量可达40毫克。布洛芬可单用,也常与其他一些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常用的复方锌布颗粒剂含有葡萄糖酸锌,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力;马来酸氯苯那敏则可减轻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该药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部位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调节体温和镇痛的作用,很少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和安全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广泛推荐与使用的退热药物。两个月以上儿童可首选该药,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每日不超过4次,用于退热一般不超过3天。两个月以下婴儿应遵医嘱使用。

安乃近可引起粒细胞缺乏、肾损伤和过敏反应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药典仍然收载该药,但说明仅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口服给药已较少采用,多用于滴鼻。应使用20%溶液,婴儿每次每侧鼻孔1~2滴,两岁以上小儿每次每侧鼻孔2~3滴。用于10个月以下婴儿,作用确切。5~6岁以上儿童一般不滴鼻给药。6个月以上的高热儿童可按每次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剂量肌肉注射给药,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基层医疗单位因用药经验和处置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条件相对缺乏,较少使用安乃近退热。

皮质激素有些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视皮质激素为“万能药物”,习惯使用地塞米松退热,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用药方案。糖皮质激素除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主要用于休克、严重感染或炎症的应急治疗。糖皮质激素用于儿童退热容易掩盖病情,可造成误诊。该类药物无抗菌、抗病毒作用,却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不当反而可促进细菌或病毒感染扩散而加重病情,也可能使趋于好转的感染死灰复燃。糖皮质激素还有加重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因此,使用地塞米松等皮质激素药物退热可能酿成小病变大病的不良后果,此法不能轻易使用。

小儿发热以感冒为多,病因又多为病毒性感染,以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小儿感冒口服液、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清咽颗粒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这些药物使用方便,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病情较轻时可首选使用。但这些药物一次用药量较大,不方便幼儿使用。中药退热比较安全,但儿童用药也要按说明书使用。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可为感冒、扁桃体炎;也可能是肺炎、麻疹和脑膜炎等严重疾病。退热药物只能改善症状,无抗菌、抗病毒能力。因此,在使用退热药物之前应找出病因,以免影响诊断,耽误治疗。退热药品种很多,有单一成分的,也有形形色色的复方制剂,但主要有效成分却相同或相似,故不宜几种药品同时使用。有些家长一听某种药物安全性好,就喜欢给孩子加大剂量,希望增加疗效,这种认识应当改变。退热药剂量过大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退热作用过强会引起出汗过多,体温突然下降可致虚脱。尤其是婴幼儿发热,须依有经验的儿科医生处方用药,不可大意。曾有报道,应给予婴儿几滴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父母却按儿童用量给予了一小勺,结果引起了婴儿严重的肝脏损害。使用退热药后要适当多饮水,这既是儿童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也有助于药物的代谢与排泄,以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孩子一旦发烧如何处理呢:

一是正确使用退烧药。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5OC,一般不需要用退烧药物,但应该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若小儿体温达到30OC时。为防止发生热痉挛,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治疗,或采用物理降温,如用75%的酒精或温水擦腋下、腹股沟、手心、脚心等血流量丰富的部位,也可以帮助退烧,而且效果很好,小儿愿意接受。但必须注意要边擦边注意给患儿随时盖好,以免受凉。

二是发烧时要减衣服,不应采取捂汗的办法降体温,因汗水流失过多会使患儿感到疲惫无力。中医认为损失大量津液,反而对患儿恢复的利。

三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室温不要过高,保持在18到20OC为宜,同时,不要让过堂风直吹患儿。

四是患儿发烧若仍不缓解,要配合医生,做好其他各项检查,便于早日找出致病原因,便于有针对性地对症治疗。

五是患儿发烧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便于消化及吸收,以半流质为宜,如营养粥和鸡蛋面汤之类的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尤其要吃些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的耐心解答,好详细呀


怀孕手册

育儿宝典

营养攻略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