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专业,是你家孩子脑瘫。□制图 毛佳文
哈尔滨市民孙女士最近生了宝宝,花6000元请来一位月嫂。没想到这位高薪月嫂很“业余”,让新生儿裹安抚奶嘴,孩子嘴里起了大泡;不过渡就给孩子换奶粉,孩子涨肚总哭闹;说孩子有脑瘫,鼓动给孩子做核磁共振……孩子还没出满月就被“折腾”病了几次,忍无可忍的孙女士辞掉了月嫂。
“业余月嫂”不懂装懂
3月10日,孙女士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为了更好地照顾宝宝,两个多月前孙女士就订下了一个月嫂。当时这个月嫂说她是最高级别的,按市场价24小时全天服务一个月6800元,如果不与中介签协议,她可以让到6000元。孙女士选择了后者。
3月10日,月嫂正式上岗,列了一个单子,让买这买那,其中有某品牌的安抚奶嘴。半个月后,孩子一直哭闹,抱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孩子嘴里长满了大泡。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大夫徐学健表示,新生儿最好不要用安抚奶嘴,容易引起过敏、牙齿变形。
孙女士最初给孩子喝的是牛奶粉,想让孩子改喝羊奶粉,就让月嫂尝试着给孩子换。没想到当天下午月嫂就给孩子换了羊奶粉,孩子不适应肚子胀得鼓鼓的。哈尔滨行大职业培训学校育婴师培训师段女士介绍,给新生儿换奶粉应循序渐进,一勺一勺地换,每换一勺都要持续一段时间让孩子充分适应,越小的孩子越要慎重。孙女士的孩子消化功能紊乱,到现在都在打针。
最让孙女士生气的是这个月嫂还“以自己多年的经验”怀疑这个孩子是脑瘫,力劝给孩子做核磁共振。孙女士家人经不住月嫂的“忽悠”抱着孩子去医院做了核磁共振,结论“孩子非常健康”。孩子还没满月,已被折腾进医院几次,忍无可忍的孙女士辞掉了月嫂。“当初请月嫂,本以为她们有更专业的育婴知识,可以给毫无经验的新爸爸新妈妈一些指导,没想到6000元请到的却是个这么业务的。”孙女士说。
家政公司自己发月嫂上岗证
3月29日,记者以雇主的身份拨通了这个姓胡的月嫂的电话。胡月嫂说,她最近3个月的档期都排满了,如果用她只能等到3个月以后,她有10年带孩子的经验。如果雇主非要签协议,在哈市的两家中介都能签到她。
3月30日,记者对哈市的月嫂市场进行了走访。在某月嫂服务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24小时服务的月嫂最高价6800元,客户与他们签定协议后,只有到了预产期的前两天才能知道是谁给他们服务。他们的月嫂都有上岗资格证,这个证是服务部自己发的。如果记者想做月嫂,必须先参加他们的培训,10天400块钱就能拿到月嫂上岗证。一个刚刚与某月嫂服务部签约的女士告诉记者,有月嫂证也不一定能干上月嫂,因为想当月嫂的人太多,活不一定派给你。只有与他们签约,才能给你活,签约费是每月20元,每次有活了,与雇主签约,服务部要从中提10%。这名女士还告诉记者,月嫂不好干,“你没见总有投拆的吗?”但只要想干,去客户家,没弄过孩子,也不能“胆突”的,要像摆弄萝卜白菜一样摆弄孩子,那样人家看你像老手也就放心了。
记者又以求职者的身份打电话到“爱宝宝月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花1680元10-12天的时间就能拿到一个高级月嫂资格证,这个证拿到国外也好使。记者又打电话到“齐贝月嫂”,听说记者没有月嫂上岗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以花钱去办一个,这期间,如果想去他们那里当月嫂也可以,因为“有些雇主不看资格证”,不管他们和客户谈到多少钱,她给记者的价钱是2800-3000,如果记者同意,就可以做。
在抚顺街人才市场,记者拨通一位求职月嫂张女士的电话,她说自己没有上岗证,但也带过孩子,侍候产妇照顾新生儿那些活都做得来。而另一位李女士有育婴证,她的育婴证是一家叫“左邻右坊”的家政公司发的。
月嫂从业资质有规定无标准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产妇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去年11月21日颁布实施。《规范》中规定了产妇家庭护理服务员的基本条件,行为与道德规范,职业性仪容仪表要求,职业性行为宜、忌等,明确产妇家庭护理服务员“应具备相应级别的资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秘书长王翠荣表示,这个《规范》只是指导性的,虽然规定月嫂需持证上岗,但对需要持哪里发的证并没有明确规定。有些家政公司本身并不具有培训资格,也发上岗资格证,这最容易引起行业混乱,也是最为让人忧虑的。(记者 宫玉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