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急救措施 > 新生儿急救复苏给药途径的选择

新生儿急救复苏给药途径的选择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病案库 >> 新生儿急救复苏给药途径的选择

新生儿急救复苏给药途径的选择 作者:吕作均 邹学军 发布时间:2008-12-19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3月第24卷第3期 新生儿急救复苏除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并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外,给药途径的选择对新生儿的复苏起相当重要的作用。为避免心内注射给药过程中需中断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在穿刺时易损伤左肺而发生气胸、血胸、冠状动脉损伤、心包积血、药物注入心肌内造成顽固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目前一般不主张心脏穿刺给药,而主张经中心静脉或新生儿脐动脉给药。我们采用普通的一次性硬膜外导管经脐动脉插管给药,在新生儿急救复苏中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男25例,女18例。在娩出后立即清理呼吸道行气管插管,采用亚利氏装置行手法控制呼吸,并采用外径1 mm的一次性硬膜外导管经脐动脉插人后进行抢救与治疗。  

1.2 方法

  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将脐带的断端常规用1%活力碘消毒铺巾,距脐孔5~10 cm处剪断脐带,并用手将脐带捏紧以安防出血。选用消毒后的一次性硬膜外导管,在插管前拉将牛管接头与注射器连接(或连接三通开关),用生理盐水将导管充盈,以免注入空气而形成气栓。插管前用小血管钳牵引脐动脉断端,将硬膜外导管插入脐动脉后,见有回血,然后将导管向前推进5~10 cm即可。有部分新生儿插管后回抽无血,但只要准确进入脐动脉,导管过脐孔后即可注药。距脐带断端3cm处用10号丝线扎紧,防止断端出血。留置导管期间,将导管的尾端连接三通开关,并间隔15~30 min推注肝素溶液(5%葡萄糖溶液含肝素1U/mL)1~2 mL后关闭三通开关,以保持硬膜外导管的通畅。待复苏成功或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拔除导管。  

2  结果  

  本组43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结合其它抢救措施,经脐动脉插管给药抢救存活38例,5例死亡,其中1例抢救存活后因放弃治疗而死亡。  

3  讨论  

  在新生儿急救复苏时,选择有效的给药途径对新生儿复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脐动脉的管腔较脐静脉小,但经脐动脉插管的用途比脐静脉多,除可作为急救复苏给药的途径外,还可以通过脐动脉进行输血补液治疗。在缺氧窒息通气不足时PaO230~40 mmHg,常不能通过皮肤色泽反映,而经脐动脉插管便于采血化验避免过多经皮穿刺,并能分别测定动脉压力及中心静脉压。  

  在临床上硬膜外导管取材广泛,价格低廉,在一般医院均可获得。一次性硬膜外导管上有较准确的刻度,能准确掌握插人的深度;导管的前端光滑并有侧孔,可避免在插管时损伤血管内膜;一次性硬膜外导管有一定的硬度,在结扎脐带的断端防止出血时,只要扎得松紧适度,一般不至于将导管扎得不通畅。  

  心内注射对心肺的损伤较大;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吸收较慢,用注射针头经脐血管给药时易引起脐带血肿,且不便重复给药;脐静脉穿刺给药时,除可引起脐带血肿外,药物不能进人循环发挥作用。如果高渗溶液治疗时刺激脐静脉或长时间插管可引起静脉栓塞。空气误入静脉易引起肺循环栓塞或石向左分流而引起脑或冠状循环气栓,气栓虽较罕见,但仍有可能发生。应用硬膜外导管经新生儿脐动脉插管给药,比其它途径给药更优越。  

  脐动脉插管后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拔除导管:

  ①动脉痉挛,下肢或臀部苍白或动脉搏动消失;

  ②新生儿一侧下肢皮肤较对侧异常,温度降低;

  ③趾端变黑;

  ④高血压(收缩压>l00mmHg),提示肾动脉阻塞;

  ⑤脐部感染,脐孔发红;

  ⑥导管阻塞。本研究提示,在新生儿初期急救复苏成功后应尽早拔除导管,选用头皮静脉给药维持治疗,以免引起感染或血栓形成。

责任编辑:toyko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急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片新闻推荐
  • 规范交班 完善工

  • 钢筋插入体内半米

  • 护士妈妈轮流喂奶

  • 襄阳120举办第


    怀孕手册

    育儿宝典

    营养攻略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