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临近生日的一天,父亲送给我一份不同以往的礼物。这份礼物,就是一本插图比文字要多一些的“小学生版”《十万个为什么》。
那家书店的店员跟父亲相识,他建议父亲先买一本试探一下。店员说,因为《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的影响力,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整套、整套地搬回家它的各个版本,还有跟风之作。但是,很多孩子并不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书买回家连碰都不碰,家长的钱就白花了。“你不如先买一本,看看孩子对它有没有兴趣。”所以,父亲当时只买了这套“跟风书”的第一卷。
这份现在看来稀松寻常的礼物,以超出了任何一种事前预料的程度,改变了我的童年。
在此之前,虽然有父母的溺爱,但我的生活却是乏善可陈。因为父母工作忙,我提前半年入托,提前半年入学。小孩子间的竞争起初就是比发育。我的感觉综合发育有些抱歉:坐立、走路、说话都比同月份的孩子晚,自小就被见多识广的老阿姨保姆笑话“笨”,当然在和同学间种种基于发育的竞争中落败。在班级上学习成绩垫底不说,班上比我矮半头的同学,闹矛盾时也能蹦着高地打我脸。因为这份礼物,我此后的校园生活,就像许多传奇色彩的校园宅男翻身记一样,发生了扭转。
凭借它,我在同学面前有了一份能够吸引人的谈资。由它而始的求知之路,让我在参加知识竞赛时的得分高于在省少代会做闭幕报告的“三道杠”,获得排名第一的总成绩,这是我学生时代为数不多的高峰体验。我身上的二分之一东北血统终于获得了环境激发条件,它所携带的“大侃”敏感基因开始表达,我终于在同班同学当中冒出了口才优势。但是,《十万个为什么》赋予我最好的能力,当然不是它本身记载的这些知识,而是它展示出世界的神奇,让我始终对新知保持着好奇。
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如同父亲所期望的,启发我学业上的进步。
书中呈现的大千世界是如此精彩,所以我对枯燥的课本兴趣减弱,开始对一系列诠释了这个世界的“闲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极大地牵扯了我的精力。最初的几星期,父亲看着我废寝忘食地一手捧着山寨版《十万个为什么》,一手翻字典,还说几句“这孩子终于爱阅读了,幸亏这本书我是在期中考试之后给他的,不然该耽误学习了。”之后,他开始对我为了研究《十万个为什么》,执行以“不被请家长为目标”为最低限度的课业学习积极性的态度深感不满。不久,父亲发现,他已经无法阻止我对闲书的热情了。我是如此地痴迷于此,以至于几年后,当我翻出父亲早年用过的一本教科书,看到用于形容梁武帝萧衍种种行为的“耽书”一词时,心中突然觉得有些不安。
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书籍通常与知识的崇高和神圣保持着联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然,我真疑心爸妈会找个戒“书瘾”的机构,用电休克治疗仪为我脱瘾。
在我揣着字典打量自家书架的时候,放在书架顶端的《资本论》大部头,被我攀着书架上一格格的搁板爬上去,取下来“小和尚念经”般瞧了瞧,得出“这是一本数学书”的结论,又原样放了回去。母亲工农兵学员时代的课本,也让我逐一拿出来翻了翻,顺便在书堆中发现了一支装在印有“最高指示:准备要打仗”字样瓦棱纸小盒子里的圆珠笔。因为那笔不好用,不知道被我扔在哪里去了。
我当时从小学数学课本印刷公理和公式使用的黑体字得知,凡是用这种字体的都是重要内容,必须掌握。所以我重点看了这些课本每一章节开始处印着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育我们说”。显然,这种求知方式是非常不安全的。由一个简单的物理学原理可知,重心越高的物体越不稳定。我爬到书架上找书,会导致书架重心不稳,可能会把书架拉倒,把我压在下面。作为一个典型的溺爱80后子女的家长,父亲眼见“堵”是行不通的,只得采取“疏”的办法。
“疏”的方法之一,就是为我集齐那套山寨版《十万个为什么》,还有购买其他科普读物。终于,四年级的时候,我获得了正统《十万个为什么》的第四版和它的“续编本”。装在两个纸提箱里从书店买回家,提在手里沉甸甸的,那感觉就像度过年馑的老农收获了满仓新粮,看着就觉得心里很踏实。
“疏”的方法之二,就是每逢长假,父亲带我去他工作单位的图书馆看书。
90年代中期,执行财政预算的单位日子都不好过,图书馆连续几年都没有购书经费,这是父亲攻击他们单位领导“不懂业务”的重要话柄之一。当然这对我没有影响,因为父亲把我的活动范围限定在了经典文学作品的区域,他希望那里的书籍能提升我的作文成绩。当然,这一美好的期盼最终事与愿违,我很懒,懒得动笔,作文通常是从作文选上抄出来的,案头的一本小学生作文选,我写作文时一直抄,抄到初中三年级。所以,在跟我前后脚去图书馆蹭书的同龄人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时候,我还经常写出一些让人读了舌头打结的长句。按照时任语文老师的说法,文字的优美在于凝练。需要通过层层倒装、步步修饰的欧式长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驾驭文字能力偏低的表现。
“疏”的方法之三,就是开拓眼界。
父亲每天下班,把办公室订的报纸带回家给我看,希望外界的信息能够让我的关注由内省转为外倾。其实我已经够“外倾”的了,成天按着计算器,用小学数学课本上的公式,云里雾里地计算着那些《十万个为什么》上没有罗列完全的大自然中的数据。经过几个月的读报,我挑选出了自己最偏好的报纸——《文汇报》。因为它每周一次的《科技文摘》副刊,在各报的科技报道中最对我的口味。顺便,我知道了上海的“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知道了内环高架路、没厕所的地铁一号线和亚洲最大的莘庄立交桥;知道了老虎灶和亭子间,明白了玩伴中那些上海知青子女,描述的那些他们父辈经历的难以想象的上海住房条件,所言非虚。但是,我因此更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的家庭有机会还是要举家返沪,直到我知道全国各地的高考录取率是有区别的。
而《十万个为什么》带给我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自恃过高。
当年,生理健康老师会在课堂上讲“肿瘤就是一团细菌,病菌都是吃进去的,所以你们要认真洗手”。地理老师用半节课的时间,“照本宣科”地讲完插图和文字一般多的小学地理课本,只得用剩下的半节课念《飞碟探索》、讲“神农架野人”。取得了“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誉的老师,或许是因为不知道当年司徒雷登校长绿化燕园的典故(其实应该说是“豆知识”),津津乐道她在八十年代,每逢节假日,都率领学生上山采集树种,捐给三北防护林工程,她带领的班集体还得到了国家教委和“三北工程管理办公室”的表扬信。但是因为对科技新闻比较有兴趣,我这时候已经知道,营造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是对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保持水土,地表灌木也很重要,植树不能破解“林下流失”问题。何况种植这些生长在水热气候条件与“三北地区”大相径庭地区的树种,本身就是事倍功半。小伙伴们信誓旦旦地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会造成世界末日,地球上将是一片汪洋,城市里的水淹得跟“八百里梁山泊”似的。
在90年代中期的科学素养环境中,《十万个为什么》中的知识能给我带来的优越感,可不是一星半点。当然,这也导致了个别老师不理会我在课堂上举手要求发言的举动。
好在,我还没有完全成为一个书呆子。上公开课的时候,我一直很识相地积极配合老师,没少为他们争光,所以他们对我平时的乖张行为基本容忍。好在,我们班上最不省油的同学恰恰是班主任的得意门生。她上课时因为口角,冲到讲台上骂老师是“奴隶主”,骂到动情之处,还把自己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位高中时拿了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后来考入清华大学传媒学院的才女,升上了初中还没有放过那位老师,在校报上发表“初中语文教学特色之我见”的文章,把小学老师作为“今昔巨变”对比中的反面典型。
更大的副作用,是《十万个为什么》一度扭曲了我的人生目标。
与他人反应积极与否无关,因为别人的尴尬而产生优越感的反应,似乎也是一种社会教化过程。《十万个为什么》改变了我的自我概念,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觉得自己有当科学家的潜力。直到我明白,对自己关心的东西“记性好”和“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为止。想来,整个学龄期间,我最大的课外科学技术成就,就是自制了一块电磁铁。制作它没有加入任何的原创性内容,完全是按书本上的操作流程来的。而且,这次科学尝试并没有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因为在把成果向家长炫耀时,警惕性和科学知识都不欠缺的老爸立即反应过来:“你是怎么给那根铁钉做消磁的?玩火了吧!”亲爹,您真不愧是7岁自制磁石收音机的儿童科学爱好者,知识掌握得太扎实了。儿童科学爱好者何苦为难儿童科学爱好者?您当年不是最痛恨“四人帮”耽误您打基础,日后只好学文科了么?
但是,《十万个为什么》为我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是我在成年以后遇到的。
当我发现,关系到国际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会被一群分不清“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群氓,挂着一副几乎要唱出“这是最后的斗争”的悲壮嘴脸,满怀受迫害妄想情结的推倒;微博上挂着一个大“V”的社会名人会侃侃而谈“钢化玻璃”就是制造玻璃的时候,往融化的玻璃中灌了钢水的玻璃;如果灌的是铅,玻璃还能防护高铁动车电动机产生的危害性巨大的“黑体辐射”——黑色象征着死亡,看字面就知道,用上“黑”字形容的,断然不是好东西;无数通讯、电子领域的工程师在电脑前面摆放可以扭曲电磁波传播方向,甚至能将电磁波吸收的黑洞……啊不,是仙人掌的时候,我都会悲哀地认识到,《十万个为什么》已经能让我这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当会计”的资深学习困难户,和古时候的哲学家、思想家们拥有类似的痛苦。
于是,《十万个为什么》能够让我这样思想和人格都不甚高明的人,可以孤绝凛冽地说道:“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并不能给人带来沾沾自喜,带来的只有孤独和愤懑。我生活在由这些人掌握的社会中,真的好痛苦。而我更清楚地明白,《十万个为什么》给我带来的一些特质,使得在别人眼中,我和常人也不太一样。我早已知道这一点,在1997年年初的那个冬夜,我叫门卫打开大院的铁门,绝不提自己出门是为了登高观测海尔-波普彗星。我相信他不会理解邂逅这颗“千年等一回”的彗星的浪漫。我也相信他若是知道我出门的意图,今后看我的眼神可能会有些异样。
每当我陷入这些苦恼而不能自拔时,都会对世界抱有这样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世界上所有人,在他们成长的时候,都能像我这样用心看完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让世界上能够多一些人获得和我一样的骄傲,少一些人为我制造“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痛苦,那该有多好!而能够实现我这一愿望的唯一途径,就只能是衷心的希望《十万个为什么》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吸引更多的读者,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即使不是从事科学技术专业,也能够倾倒于科学的魅力,保持着一份对新知的好奇,不断地追寻。
愿我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