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春节过后,“殷实”的春节红包流入孩子的小腰包,压成“资产”成千上万的“小富翁”也不少。在采访中,很多家长表示,钱不可能全交给孩子来打理,有的家长毫不客气地收缴了孩子所有的压岁钱;有的则把压岁钱存入孩子的银行个人账户,当做成长基金……
春节红包金额和年龄呈反比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12名孩子中,收到春节红包的金额和年龄呈明显反比:学龄前孩子的春节红包多数在2000元到4000元之间;小学生的春节红包普遍在1500元到2500元之间;初中生的春节红包平均在1500元左右。当然,孩子年龄越小,父母对春节红包的掌控权就越大。
发春节红包时,钱少了拿不出手,怎么办?觉得给钱俗套,怎么办?发黄金!这可不是开玩笑,刚满4岁的小鹏鹏今年过年就收到了舅舅和舅妈送的一套2克的投资金条。小鹏鹏的舅妈张女士告诉记者,小鹏鹏家属于不差钱的类型,给孩子压岁钱又显得俗套、多余,不给又过意不去。“正好年前出去逛街,看到一家金店有‘黄金压岁钱’出售,就给外甥挑了个铸有‘聪明伶俐’字样的2克金条,我和老公总共花了800元。”
“我正准备把孩子今年收到的春节红包买成千足金,然后给孩子存起来。”小鹏鹏的母亲孔女士表示,“孩子现在对纸币的认识还不够,有时拿到长辈给的春节红包都会乱丢,出门后也会乱花。如果拿到的是黄金,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变现,就只得放在家里面收藏起来。另一方面,让孩子早点接触、认识黄金,对培养孩子的理财智商也有好处。再者,购买黄金还可以作为一种长远投资,‘黄金压岁钱’不仅能保值,还有升值的可能。”
制定春节红包计划书
“前两年春节红包给100元,可今年很多亲戚、朋友给的红包都不少于200元,所以我发出去的红包每个也不会少于200元。”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崔先生说,“不过,女儿已经做了一个春节红包计划书,令我很安心!”
上小学六年级的苏茹告诉记者,她已经为自己得到的2200元春节红包安排了“去处”。“首先是储蓄,我准备把一半的钱存进银行,这样既保障了钱的安全,又有利息可拿,一举两得。一般我会选择存定期一年,因为第二年还有压岁钱拿,可以一并再存,日积月累,财富才会越来越多。”
其次是买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大概要占到春节红包总额的15%,比如课外书、书包、文具或保温杯之类的。”
此外,零花钱和随性开支要占到10%。“比如一些小零食或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外出游玩时的花费,就不用向爸妈申请拨款了。另外,还要留10%的现钱放在我的存钱盒里,可以等有机会捐给灾区或是给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小朋友。”
苏茹说,她还想合理分担些家里的日常开支。“预计这条大概要占到春节红包总额的15%。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春节红包为家里做些事儿。比如,过年大扫除的时候给自己买个扫帚、给妈妈买对洗衣服用的塑胶手套,也可以购置一些家居必备品,因为我也是家中的一份子啊!”
“还可以去花卉市场买一些花花草草送给妈妈,还有在家人急需用钱又囊中羞涩时,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借给他们呀!”苏茹兴奋地说,“我觉得这样分配春节红包很科学,又能多方面兼顾,挺好的!”
助力家庭理财
郭先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很支持通过春节红包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郭先生的女儿晓梅今年上小学五年级,每年都有3000余元的春节红包。“以前过年时带孩子出门串亲戚,每到一家拿到红包女儿都会爽快地立刻‘上交’。一年前,女儿提出,春节红包全放在父母手里侵犯了自己的支配权。这让我意识到孩子开始对钱有概念了,培养她理财观的时候到了。”
郭先生想满足孩子掌握压岁钱的愿望,但又不希望女儿乱花钱。“于是,我告诉孩子,我和她妈妈到年终时,单位都会发一笔年终奖金,就相当于女儿的春节红包,是工资外的一份额外收入,但我们并不是将这笔钱挥霍掉,而是用来投资,希望作为家庭一份子的女儿也参与到家里的投资中。其实,不是让孩子出多少主意,而是培养孩子对家庭负责任的意识。”没想到,晓梅竟欣然接受了郭先生的建议。
第一次尝试投资,晓梅是以3000元的春节红包“入股”,与郭先生一起在银行理财。为鼓励孩子的投资热情,去年年终时,郭先生给了女儿近300元的“分红”。当时,郭先生问晓梅:“现在赚到的钱够你买件漂亮衣服了,你准备花掉还是继续投资呢?”晓梅有些犹豫。郭先生此时又建议她:“不妨拿你赚的钱继续投资,这样更加稳妥。5年之后,就可以用赚到的钱去香港迪士尼乐园了。”
为了让女儿明白理财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道理,郭先生还准备了一个理财记录本,里面写着她何时参与了银行理财,何时买了保险,何时参与投资了哪只股票,收益如何,亏损如何等情况。“今年过年,女儿将自己的春节红包2500元交给了我,并告诉我她看中了一款银行保底的理财产品,我觉得很欣慰。”郭先生说。
逐步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家住河南省郑州市工人路的吴先生说:“每年长辈都给孩子发春节红包,东家出西家进,最后发现其实只是各家的钱转了一圈,不过孩子们的兜儿鼓了起来。孩子们怎么花钱,若真是不让父母过问,总觉得不安心!”
“每年我会收缴孩子春节红包中的‘大头’,也会象征性地给她留一些。因为,我觉得对于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还不适合打理大量财富。而这笔春节红包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同样用于孩子的节日和教育消费。”家长张芳女士说。
“现在孩子年纪小,并不明白长辈给春节红包的祝福意义,甚至把它当‘横财’,毫不珍惜,又是嚷嚷着买新电子产品,又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吃洋快餐、打电玩。春节长假过完,孩子手头上原本2000多元的压岁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市民张先生郁闷地说。13岁的儿子小祥年前曾央求父母“开恩”,打算将得到的所有春节红包“据为己有”,张先生和妻子也同意了孩子的请求。“考虑到孩子已经上初一了,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独立,却没想到孩子这么快就把一笔数目不小的钱挥霍完了!到底咋样才能给孩子树立理财意识呢?”
“许多家长在给孩子春节红包时大方,却忘了教给孩子怎样处理手中的钱,严重忽略了对孩子理财智商的培养。若自小不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让孩子养成随意支配金钱的习惯,将来步入社会后不仅不懂得投资理财,还会产生冲动消费、过度消费,甚至沦为‘卡奴’。”一位任姓的银行理财经理说,“理财能力的灌输应参考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
财商培养分4个阶段
●阶段一:3岁
可教孩子认识钱币的面额和用处。“孩子尚幼,无法理解抽象概念,只对具体事物感兴趣,教育时可让他知道钱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去购物时家长应多用现金,告诉孩子,买他所需的日用品和零食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样有助于孩子了解物品的价格,了解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家长应该根据孩子对钱币实际认识的多少来确定教学的深浅度。
●阶段二:4岁到8岁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家长就不能再简单地将压岁钱存入银行,而要和孩子商量。家长可以询问孩子“打算用这笔钱干什么”,去了解孩子现阶段对金钱的态度,并且给出指导。孩子若选择把钱存起来,家长可以进一步让孩子了解银行和储蓄是怎么一回事儿。“家长若单纯没收压岁钱,就等于剥夺了孩子的支配权。”
●阶段三:10岁左右
懂得区分“需要”和“想要”,学会记账。孩子的金钱意识已经比较浓了,这时家长应该引导的两个概念是“需要”和“想要”。当孩子买东西时引导孩子思考,哪些是必须当下消费的,哪些是可以延期再买的,并作出取舍。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延迟消费并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要孩子形成记账的好习惯,家长能够以此了解孩子的消费倾向和开支情况,发现问题后帮孩子及时纠正。”
●阶段四:13岁
树立预算观,参与到家庭理财中来。升至初中,孩子需要更多的课外书、补习班和朋友聚会等支出,逐渐引导孩子在使用金钱时学会“储蓄”和“计划”。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将储蓄分成不同的部分,并入家庭理财项目中,到期给孩子分红,了解投资、理财、债务和信用卡的概念,鼓励孩子思考“钱生钱”的方式,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财富观念,学会正确使用财富。
小红包,大问题,处理不好,甚至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家长一定要慎重对待,认真处理好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