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库中国讯 早些年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关键词是“钱多、人傻、速来”,乃是招呼闺蜜分享商机的手机短信。在瓷库中国记者看来,这一词一顿的六个字,运用到古董收藏市场,也十分妥帖和精彩。一读到下面这一则与收藏有关的新闻后,这六个字第一时间浮现我的脑海。据昨日《信息时报》报道,南越王博物馆和广东文物鉴定所联手开展惠民鉴宝活动,不少爱好古董和家有珍藏的市民,携带坛坛罐罐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绝大部分玩意儿是假货,即专家口中善解人意的含蓄称呼:仿品。专家还提供了一个未言及来源的背景数据,表示社会藏品中,只有3%是真的。
图:收藏·大师手绘释梦高档陶瓷花瓶
按照这个百分比,断定古玩是一个陷阱密布、尔虞我诈的行当,恐怕不算离谱吧?据上述报道,现场还有人因藏品被鉴定为赝品,不服气而与专家争辩起来。这貌似突兀,但并不奇怪。专家不但会走眼,也可能玩猫腻。曾有好几个国家级文物鉴定权威,卖身骗子,联手将一件21世纪玉片串成的玩意,鉴定成“金缕”“银缕”玉衣,并称价值超过20亿元,而骗子借此假古董忽悠了银行5亿元贷款。更有意思的是,这件天价假货,就出自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特聘鉴定专家之手。尽管与古玩文物业完全绝缘,但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很想多嘴一问,这个行当,究竟是在玩古董、玩钱,还是玩人?具体一点,多少玩家没被骗?有多少专家不骗人?
瓷库中国专家建议大家可以收藏一款适合自己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