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12月24日讯
一个网络科技公司的网站上布满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犹如网络金融超市,投资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可以在网站直接一键完成购买。其业务模式是将起投金额为10万、20万的理财产品,甚至是入门级100万的高端私人银行定制产品以“团购”的形式让散户分散购买,散户起投金额甚至只需1元。
这是一个名为“钱先生”的网站正在做的事情。这视乎是一个理财产品销售通道,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钱先生”网站,《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了其正在“集资”购买的宁波银行专属理财产品“2013惠添利2508号”。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致电宁波银行相关人士,却得知该行从未“授权”或“委托”给此网站销售。
“钱先生”究竟是以何种名义在网站上挂单理财产品投资者通过网站划出的钱款去了哪里这类投资安全、合规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钱先生”是谁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一名客服人员获悉,网站所有权和运作权均归钱咸升(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北京工商系统档案查找,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0万,知识产权出资350万。
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以散户投资者名义进行拜访时,公司一名管理层人士称,“盛大也是公司的股东之一”,而盛大公司旗下的第三方支付盛付通,正是该公司的理财支付渠道。
在工商资料中,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技术推广、技术开发;应用软件服务;产品设计;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其中并无与“金融”、“投资”、“理财”相关的业务许可。
“钱先生”网站提供的金融产品购买功能是否违规“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们公司有专门的法务团队反复论证过的。”上述管理层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事实上,对于网站上的理财产品,“钱先生”的名义是“受托购买服务”,其自称功能为“理财产品信息搜索服务”,而投资者通过网站搜到合适产品后,可“委托”其进行购买。
“针对某些第三方理财产品,‘钱先生’运用自己研发的商业模式,帮助用户解决诸如产品发售门槛以及跨行购买等实际问题。‘钱先生’承诺,在接受您的委托后,会完全按照您所选择、输入或确认的购买交易操作执行。如因该些理财产品的发售期限等问题,按照该商业模式仍未能成功为您实现交易需求,则‘钱先生’会立即通知您交易未成功,并及时将您委托的理财资金返还给您。”一份“用户协议”中如是介绍。
但值得注意的是,协议没有揭示清晰的是,投资者的投资款借由“钱先生”集合运作,一名客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最后和银行发生产品投资关系的是该公司,而非投资者本身。也就是说,投资者划出的钱,第一步是给了“钱先生”而非银行。
一个网络科技公司,借由“受托购买”的名义,实际集合了一笔资金!
“这些资金怎么监管谁来监管”一名金融系统监管高层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了他对于这种“灰色地带”的忧虑。由于“钱先生”属科技公司,金融监管对其无条线管理职能,“只能寄望工商局负点责任”。
顺着上述监管人士的担忧,在散户投资者投资后,“黑洞”有可能形成:投资者无法追踪自己的钱款是否投向了自己所选的产品标的。“万一这当中有一个‘庞氏骗局’,外界也难以发现。”一名银行业人士称。
“资金账户是通过银行托管的。”“钱先生”客服人员表示。但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追问投资者如何看到托管协议,各笔资金是否托管在不同银行时,客服表示非其责权范围可以回答。
“我们靠自律,靠支付系统的风控,”上述“钱先生”管理层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了另一套风控体系。据其介绍,其最终向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账号“设在盛付通内”,而第三方支付盛付通在接受散户投资者购买指令后,由系统自动合并订单,再由服务器直接对接完成交易。“这个过程是投资与标的一一对应的,过程中连我们CEO都拿不出钱。”
其实,这种“资金不过手”的模式,同样属于科技信息公司的P2P模式的合规说辞。只不过难掩的事实是,由于实际操作中灰色地带的存在,P2P老板卷款跑路案件增多,其行业合规性不断面临挑战,业内也呼吁这类行业纳入金融监管。
除了风控,“钱先生”的盈利模式也是待解之谜:既然散户投资与金融产品一一对应,且由投资者获得100%投资收益,“钱先生”自身怎么赚钱对此追问,上述公司管理层人士称“自有办法”,但以涉及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上述银行人士则猜测,对于理财产品大宗购买,银行或第三方代销渠道或可给以某种回扣或奖励。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