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疾病防治 > 当儿童生病的时候

当儿童生病的时候


儿童生病的时候

(2010-09-05 09:05:30)

标签: 育儿 家庭 杂谈 分类: 看见孩子

儿童生病的时候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

    生病是身体在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处理,请尊重和善待身体,相信身体自己的智慧。


如何尽量减少生病的次数

    有些孩子经常生病,家长就会觉得,这个孩子很难养,遇到孩子生病,就会更加焦虑和心烦。当孩子不生病的时候,又时刻担心孩子会再次生病,于是给孩子吃很多东西,穿很多衣服。结果,孩子又生病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这是中国的古话,非常有智慧。“儿童中心”曾就此问题,与曙光医院儿科主任顾明达和上海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生林洁集中探讨过,文章发表于2009年12月6日的“儿童中心”。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找来看看。

    概括来讲,就是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穿太多。

    什么是“太多”?

    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很难把握的问题。但它并不难操作。

    在穿衣方面:比大人少一件。在吃的方面:请尊重儿童自身的需要,把吃饭的权力交给儿童。吃多少,吃什么,请尊重孩子。

吃多少,吃什么,请尊重孩子

    吃多少,吃什么,请尊重孩子。我知道,这样的说法,在我们这个社会还是会遇到很多质疑和阻力的。

    请允许我继续阐述。如果成人希望孩子多吃点,或者吃些成人希望孩子吃的东西,比如蔬菜,成人是可以建议孩子那样做,并且努力将这些饭菜做得好吃。但是,建议的意思是,只是建议,没有强制的行为。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确实相信只有儿童自己知道身体需要什么。

    以我自己的孩子举例。前两天,他有些发热和感冒的症状。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内心会有一种声音,希望他少吃些,尽量只吃水果,甚至可以不吃主食。我很清楚,这是我的想法,但我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在吃饭前,我们安排先吃水果,或者喝果汁。然后,我还像往常一样,为他盛好属于他的那份晚餐。但是,当他吃完水果和黄瓜后,他说,他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了。

    “一口也不想吃了吗?”“是的。”他很明确地回答我。

    他这样做当然是被允许的,他愉快地离开餐桌,并将自己的餐具归位。

    他3岁。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第二天,他的发烧和感冒症状全好了。

    这样的经历,在我们家里并不止出现一次。记得大概在他2岁多的时候,有段时间,发现他总是有些咳嗽。于是,我们决定,给他少吃些(少吃些的办法是不主动提供主食,除非他主动要),同时晚上给他少盖一个被子。我记得那时是冬天,天气很冷,这样的决定也是考验我们的。

    第二天,他的咳嗽症状轻了很多,再过两天,我们都忘了这回事了,才突然发现,好像他不咳嗽了。

    这样的经历多了,你也会变得越来越能把握自己的孩子,最大程度地帮助他。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打针

    孩子一定会遇到打针吃药这样的麻烦事的。即使不是因为生病,也会因为需要接种疫苗而去医院打针。

    我看到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很恐惧,事后哭得很厉害,但很快不是被制止,就是被大人转移注意力。

    成人对这件事很恐惧,没有更多的办法。

    那么,成人究竟如何做才能真正帮助孩子面对打针呢?

    1、事前告知孩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为了大家更明确,我仍以我与孩子的互动为例。

    在准备去打针的当天早上,我会在起床后告诉他,等一会我们要去医院打预防针。预防针是保护小孩更健康的。所以,我们选择去打针。

    选择的意思是,作为他信任的监护人,我和他爸爸在此事上是经过思考的,是一个谨慎的行为。

    然后,我会告诉他:打针的时候,医生先会用卫生棉球将皮肤消毒,棉球上因为有酒精,擦在皮肤上会觉得有点凉。打针之前,因为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会有些害怕。当医生为你打针时,会觉得有点疼。这个时候,很多小朋友会因为害怕和疼而哭。可是,当我们数完1、2、3的时候,针就打完了。针打完了,我们可能还会觉得有些害怕和疼,有时,我们还需要再哭一会。所以,打针是可以害怕和哭的。爸爸妈妈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这个工作做完之后,我发现,如果是第一次打针,孩子通常会很期待去医院打针。这种期待也许是新鲜,也许是因为焦虑。他会一直嘀咕着要去医院打针,这样的经验提醒我,只有当我准备好已经可以出门前,再对他说上面那段话。

    如果不是第一次打针,当孩子到一定年龄时,他会对打针的过程有记忆,成人可以与孩子一起回忆这个过程。重点是,在语言上给孩子可以害怕和哭的支持。

    2、到了医院可以做些什么。

    到了医院,儿童会越来越感觉到打针这件事即将来临。无论他情绪上出现什么反应,都接纳并认可。听到别的孩子的哭声,会增加孩子的害怕。正因为如此,事前必要的说明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孩子自己会在心里说:你看,我就知道打针是会哭的。而且他知道,打针是可以哭的。

    我个人的经验是,通常的情况下,会有许多小朋友排队打针。在轮到孩子打针前,抱着他,全程地观看医生的准备以及其他小朋友的打针过程是不错的准备。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陪孩子多看几遍。

    第一遍,抱着孩子,什么都不要说,就让孩子自己观察。有了之前语言上的了解,儿童在这个过程中,开始进入一个看的体验过程。看的过程,是对之前听到的内容进行整合的过程。

    第二遍,继续抱着孩子,一边让孩子继续观察,一边用最少的语言为孩子进行讲解。这个过程是语言和行为配对的过程。讲解时,要把其他小朋友的情绪和感受也讲解出来。比如,那个小妹妹觉得有些害怕,可能还有些疼,所以她就哭了。

    轮到自己的孩子打针时,特别是第一次,我很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将袖子捋起来,如果有幸遇到一位和善的医生,就让她也在自己的手臂上擦棉球,然后把感受说出来:有点凉。

    一步一步,家长陪伴孩子完成打针过程。孩子哭的时候,不断地对他说:真疼啊,太疼了。

    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哭,想培养孩子勇敢,就说一些不符合实情的话,比如:没事,不怕。这样的话,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害怕。

    明明已经感觉疼,却说不疼,这会让孩子很困惑,不知道是自己的感觉出错了,还是大人在胡说。当孩子再大一些的时候,他们就会不再信任大人了。

    当孩子疼了哭泣时,大人可以抱着孩子,对他说:真不容易,你哭一会吧。我在这里陪着。这样的话说一、两次就够了,然后就安静地抱着他,什么也不说,让孩子体会哭泣而被接纳的感受。

    你自己有过哭泣而被允许的体验吗,通常这个过程是很舒服的。

    3、好吃的可以帮助儿童调节情绪。

    当孩子的情绪趋于平稳时,成人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好吃的给孩子。成人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看上去,你好像感觉好一些了,是这样吗?

    当看到孩子点头时,这意味着孩子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与你确认,这就是一份信任。

    当确定孩子确实情绪好些时,才可以将事先准备的东西出来,对孩子说:你愿意吃些好吃的,调节一下情绪吗?

    只有当孩子情绪得到宣泄后才可以吃好吃的,否则就是成人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断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了解自己内在情绪的机会就被剥夺了。当他成年后,你就会发现,他没有感受。对自己和别人的感受不敏感,用一句时髦的话说:这个人情商好像不太高啊。

    现在,你知道这个秘密了。所以,你也知道怎么做了。

看到别的小朋友打针哭泣,孩子跑掉怎么办

    看到别的小朋友打针哭泣,孩子可能会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而恐惧,有些孩子会逃离现场。这样的情况也是会经常出现的。

    成人要怎么做呢?

    首先,成人在情感上接纳孩子这样做。即使是成年人,遇到打针,情绪上也会有所变化,这是真相。所以,如果计划陪孩子打针,成人一定要准备出充足的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孩子的各种不可预知的状况,同时又因为可能上班迟到而出现不必要的焦虑。

    在接纳孩子出现逃跑或抗拒这样的情况下,成人可以将孩子抱起,对他说:看样子,你还没有准备好,你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接纳打针的事实。

    不要担心你的孩子听不懂,对孩子缓慢而坚定地说话,是成人需要学习和不断练习的。跟孩子约定,5分钟后打针。

    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可能会遇到来自医生的压力。轮到了,却又不打,而且还迟迟不进来。医生也许期待家长用较为强制的手断让孩子顺利而尽快地打针。通常,等待打针的孩子会很多,医生这样的期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要想着,自己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保护孩子,帮助孩子更顺利地打针,相信家长也是有足够的智慧与医务人员沟通的。

    5分钟后(以成人与儿童的约定时间为准),家长可以对孩子说: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必须要进去打针了,你也许还会害怕,也会哭泣,妈妈知道你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可以哭,妈妈会陪你,同时妈妈也会帮助你一起完成打针。

    透过这样的谈话,成人用肯定的态度帮助儿童打针。以我的经验,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可能会有抗拒,但家长内心很明白,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帮助医生完成打针,同时用情绪理解儿童的一切反应都是正常的,都是被接纳的。

    既可以完成打针,又不会失去孩子的信任,慢慢地,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接纳他的生活中会有打针这种可害的事情。但他知道,爸爸妈妈是理解他的,是会陪伴他的。

    我们说,孩子需要成人的帮助和陪伴,意思就是这样。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平时当孩子表现不是很合大人心意的时候,吓唬孩子如果再那样,医生就会来打针,这样的情况大概我说的方法是无效的。

 


怀孕手册

育儿宝典

营养攻略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