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宝宝脖子上套游泳圈,在迷你游泳池里用小胳膊小腿划水成为一种流行。然而,脖套游泳圈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那么,婴幼儿在家中游泳是否安全?家长对此又要注意哪些?本报通过实验为你寻找答案。
实验人员扎破游泳圈
实验道具:两个婴儿模型、两个婴幼儿专用游泳圈(两层气囊游泳圈、一层气囊游泳圈)、砝码等
实验目的:模拟婴幼儿在水中戴着市民常用的两层气囊游泳圈、一层气囊游泳圈游泳,看看这两种游泳圈在面对漏气、塞子被拔掉后分别出现什么状况。
实验地点:南昌仁爱妇产医院仁爱宝宝游泳中心解答专家:南昌仁爱妇产医院产科主任李莎莎
游泳圈漏气比拔掉塞子更危险
实验开始前,记者通过网络、电话、现场采访了19位家长,他们的孩子年龄在1~15个月。19位家长均称会让孩子在家中或游泳馆游泳,只不过频度不一。
考虑到刚出生婴儿的体重,记者在两个婴儿模型上绑上了砝码等物品,电子秤称得1号宝宝(含砝码,下同)2.58公斤、2号宝宝2.66公斤。
实验道具准备齐全后,实验开始。实验人员分别在1号、2号宝宝的脖子上套上了一层气囊游泳圈、两层气囊游泳圈,并分别将他们底部的塞子拔掉。记者看到,塞子拔掉后,水里冒出不少气泡,10分钟后1号、2号宝宝均悠然自得地在水里游泳,无任何明显变化。
随后,记者再次将戴好泳圈的1号、2号宝宝放入水中,分别用针头在两个游泳圈底部扎了个洞,瞬间扎洞的地方嗞嗞冒气。10分钟后,2号宝宝所佩戴的游泳圈虽仍在冒气,但位置并未发生特别的改变;1号宝宝却出现了下沉现象,在其下巴的三分之一处已有水漫出。“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对宝宝来说已经很危险了,因为若是一不注意,宝宝容易被水呛到。”实验人员说。
婴幼儿游泳好处多但不是人人都适合
对于此次实验,南昌仁爱妇产医院李莎莎主任说,游泳圈的塞子打开和漏气都是非常危险的。“每个游泳圈活塞口有一个保护层,所以相对来说消气会比较缓慢。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实验的宝宝是静态的,游泳圈里的空气不会很快放掉,但真实生活中的宝宝游泳是动态的,宝宝手脚都在划水,游泳圈的空气消掉会快得多,所以塞子被打开也不是说无事。”李主任说,“至于漏气就更不要说了,这个实验结果就很能说明问题。”
李主任表示,新生婴儿游泳确实有多种好处,能促进宝宝视觉、听觉、触觉和平衡的综合信息传递,促进宝宝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增强其食欲和消化功能,增强宝宝的循环和呼吸功能,可增强其骨骼、肌肉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宜游泳,如出生时发生窒息的孩子、患有需治疗疾病的孩子、小于32周的早产儿、体重低于3.5斤的低体重儿。
李主任还表示,很多家长通常只将视野放在因游泳圈漏气等问题易造成孩子溺水等方面,殊不知若是游泳圈没套好,孩子也很有可能受伤。“在人体的颈部外测中点,颈动脉窦内有许多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颈动脉窦受压即可引起血压快速下降、心率减慢甚至心脏停搏,使人昏厥。而且,这种颈部气圈使用很不方便,容易因使用不当而压迫颈动脉窦引发危险。孩子游泳是依靠颈部的气圈漂在水面上产生的浮力来克服地球引力而进行的,这对发育稚嫩的颈椎负担很重,很容易造成颈椎关节的损害。”
宝宝奶后半小时游泳更好
婴幼儿游泳出现意外,家长应怎么办?李主任提醒,婴儿游泳的水温应控制在39℃以内,时间最好选择在吃奶后半小时;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满月前宝宝一般10~15分钟即可,满月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延至15~20分钟,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
“家长若是让孩子在家中游泳,那么应给孩子选择一个适宜孩子脖子大小的游泳圈,因为若是大了,孩子容易从泳圈中掉下去,若是小了,会卡着脖子。此外,家长在给孩子套游泳圈时要注意检查下颌、下颏部是否垫托在预设位置,然后缓慢入水。”李主任说,“宝宝在游泳时,大人也不要掉以轻心,要时刻观察孩子的表情,看孩子是不是累了或不舒服,一旦发现有情况,应及时将孩子抱出。如孩子表情难受,或者嘴唇发紫,就要采取急救措施。”
一旦婴儿呛水窒息,怎么办?“四步急救可挽救孩子的生命,那就是先立刻将孩子倒立,然后拍打后背,水出来后再将孩子平躺,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李主任提醒,家长们切记不可因一时慌张,颠倒操作程序,否则会给后期抢救带来难度,甚至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记者赵婉露、实习生钟赛 文/图(特此申明:本次实验结果仅对本次实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