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想解决的问题:父母应该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孩子
A严厉管教才能避免他们出错B调整交流方式,以尊重、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总想坚持自己的主张,可父母们却总不放心,便经常说服教育,甚至加以训斥。这便使一些孩子与父母有了距离感,甚至开始厌烦父母,总抱怨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这就使一些父母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对待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了。
我们主张以尊重、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营造出快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家里有事敢说,有事肯说。对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们可以调整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淡说教而重分享。很多父母都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成人视角要求孩子“不要怎样”,或者“不应该如何”。这种对孩子的说教,会让他们感到是一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教育,好像在被管制。孩子会因此出现抵触情绪,有的甚至会出现“不让我做我偏做”的逆反心理。而如果淡化说教色彩,对孩子进行的不是强加的“教育”,而是与孩子“分享”一个成年人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哪些事情会出现哪些问题,这样孩子会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
2轻管束而重施爱。很多父母在管孩子时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管你?总是说“管你是为你好”。其实,管教孩子的根本原因不是“为你好”,而是爱。因为爱才对孩子要求更多。把这个“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体会到:因为爱你,父母对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源自爱你。这种轻管教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好地体会到亲情的呵护,会使他们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并生发感恩的情绪。比如一个母亲不同意女儿与一个有前科的男孩出去玩,她对女儿说:“决不许你和那个坏小子出去!”她也可以这样说:“和那个欺负过女孩的坏小子出去,他也可能欺负你的;我可不想让我的女儿被人欺负。”前面所说的,是命令式的,是一种强制的管束。而后者所说的融入了对女儿的爱,孩子会从中体会到母亲是怕她的女儿被人欺负而不愿意让自己去冒险。
3莫责备而多鼓励。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多变,易于烦躁,出现点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父母要理解并宽容孩子出现的问题,不要过多的责备。责备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不行”而失自信,感受到父母“不再喜欢我”而失亲和。而从理解的角度出发,告诉孩子:父母相信你以后会处理好这类问题。这种鼓励,会成为孩子约束自己的动力。
4少评判而多引导。即使孩子一时出现了问题,也不要过多地评判他们如何如何错了。放大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错误,对他们是一种否定。这不但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心态和勇敢决策的胆量,也会影响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而此时,父母应该多加引导他们去思索、去辨别,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态的本质和后果,并鼓励他们自己做更恰当的选择。比如一个初中男孩恋爱了,父亲想阻止他。父亲说:“你现在谈恋爱会影响成绩,你必须与她断绝来往,不然你这辈子就完蛋了!”“这辈子就完蛋了”,这几个字会在他脑海里打上烙印,会让孩子背上更大的包袱而更加痛苦。使他既无法摆脱青春期已经萌动的情感,又恐惧恋爱给自己的以后带来影响;使他既恨自己,又无能力自拔。这种矛盾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和情绪,也会因此受到更大的影响。而如果当时父亲与儿子交流,告诉孩子这种情感的产生本是正常的,但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争取让它变成积极上进的动力,并避免出现负面的后果。这样,孩子就不会担负懊恼和自责的包袱。
5少做主而听意见。父母应该学会不要直接为孩子做决定,而是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主见,还可以增加他们与父母的亲和度。特别是在方法上要有策略,即使你已经决定让孩子怎样做了,也要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或引导他们来选择你的想法。而他们一旦选择了你的意见,父母不要表示自己就是这个意思,而是要鼓励他们一下:“你的想法很好,听你的。”这样,孩子会因为由自己“遵从”父母变为父母“遵从”自己,而有成功的喜悦,也会增进一家人的亲密感。
6留空间而装糊涂。不要苛求青春期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成为一个透明的人,要给他们留下一定的私密空间。这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个基本的尊重。即使有的事情父母已经知晓,只要无大碍,父母装些糊涂还是很好的。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尴尬或者出现情绪紧张,也不至于因为父母过于“苛刻”而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