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最近一段时间,“重庆摔童案”引起社会大众的持续关注和议论,也引起人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本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陈艳霞提示,家长在照顾孩子日常起居、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拥有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孩子一生的成长。
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除了先天性的遗传因素外,主要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家庭成员与人相处的方式,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经常用行为表达情绪,而不是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稍不顺心可能就会动手打人,甚至产生暴力行为。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物质上的需求,缺少与孩子心理的沟通和时间上的陪护,忽视了孩子也有喜怒哀乐等情绪表达的需求。孩子在家长身上得不到自己情绪的准确反馈,时间长了会无法理解或曲解别人的正常表达。还有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这样的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差,情绪不稳定,遇事优柔寡断。
当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时,会导致自闭症、多动症、猜疑、恐惧、攻击等性格缺陷,不守规矩,不能适应集体生活。长大后,虽然智力发展得很好,但在人格方面存在缺陷,会有偏执、强迫等症状,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
家长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平时应多学一些儿童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时间段:一岁至一岁半,安全感的建立。三岁前,利他意识和行为的建立。三岁到幼儿园,规则的建立。一年级到三年级,是各种习惯养成的过程。
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和谐、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不要打骂、欺骗、恐吓孩子,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让孩子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尊重孩子,应该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充分满足孩子的情绪需求,让孩子有机会表达情绪,并引导孩子学会情绪处理的能力。多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学习、玩耍,学会与人相处、沟通、合作的方法。(记者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