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童年成长 > 如何进行儿童性别认同教育

如何进行儿童性别认同教育


无意识的影响 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开始以各自性别的活动特点对儿童施以影响,这种影响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他们在与孩子交往接触中表现出不同性别特点的抚爱方式。这种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性别模式影响,对不能自主地认识自己性别的婴儿虽然表现出某种性别认同导向,但真正决定性别自认的基础是儿童的生物学性征。

有意识的影响 孩子稍大一些,父母应该有意识地施以影响:从抚养方式、取名、服饰选择到玩具购置都赋予明显的性别倾向。在感情表达、性格发展上也有意识地使孩子向着同一性别的方向发展。对男孩的教育是独立型的,要求他们勇敢、坚强;对女孩的教育趋向于保护型,希望她们温柔、顺从。在日常的活动中还应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强化,对孩子做出与自己性别相符合的行为给以微笑、赞许和鼓励,而不合乎性别的行为要加以阻拦或纠正。使他们主动地掌握行为的性别模式,男孩像个男人样,女孩像个女人样。这种有意识的导向,实质上是Y基因和X基因表现的社会强化过程,这是顺乎自然的。

深化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活动范围随之扩大至学校、社会。学校老师把学生分为“男生”和“女生”,儿童也这样区分。社会上的人在从事各项活动时的言谈举止都以男女性别模式予以区分。儿童喜爱的大众传媒塑造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在无形中影响了男女角色的分化,使儿童的性别认同更加巩固。

本页地址:

一般情况下,3~4岁的幼儿已能清楚地体验自己的性身份,6~7岁的正常儿童已懂得性别的属性是不可改变的。如果性别自认紊乱,以后就很难改变。造成性别自认困难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后天影响的作用,与父母的养育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有的父母期望有个女孩,但生下的却是男孩,于是给儿子梳小辫、穿裙子。当别人问男孩“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时,父母在一旁指教说“是小妹妹”。这样做使孩子的兴趣、性格向女性化方向发展,因而有可能造成性别认同紊乱。总之,从幼年开始养成男孩的女性化或女孩的男性化,会形成日后的性别自认倒错,有可能成为部分性心理变态的根源。因此,对孩子的性别自认教育,从幼年起就应与性征保持一致,始终如一地进行正确、健康地引导。


怀孕手册

育儿宝典

营养攻略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