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有传言称,手机等尾气等归属为一类致癌物。
“电子雾”的危害有哪些?
有研究表明,“电子雾”对人体的影响分为两种:一是电磁波的热效应。这种效应会使人产生高温生理反应,严重者出现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等病变。二是电磁波的累积效应。当电磁波长时间作用于人体时,就会出现如心率、血压等方面的生理改变和失眠、健忘等生理反应。“电子雾”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更大,严重的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
“‘电子雾’能量越大,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钢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乌日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她说,长期受到较重的“电子雾”危害,会令人头疼、恶心、眼干、易疲劳和烦躁,还可能出现睡眠不佳、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脱发、血压不稳,对于孕妇这类敏感人群来说甚至有可能引发流产、早产等。
手机辐射伤害至今无定论
据报道,匈牙利塞格德大学妇产科学系菲杰斯博士在观察和研究中发现,男性精子减少和精子质量降低,与使用手机有密切关系,长期使用手机还可能对男性的生精功能和生育力产生负面影响。美国《流行病学》杂志日前刊登的研究报告也显示,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的孕妇,比暴露在低强度电磁辐射下的孕妇的流产风险增加80%,受高强度电磁辐射影响严重的妇女甚至会反复流产。
国内的一些专家也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浙江省中医院的江少波医生,利用40只医院实验室的小白鼠进行了两种实验:一种实验是模拟人耳贴着手机打电话的大剂量辐射模式,另一种为模拟10厘米以外有人打电话的小剂量辐射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近距离贴近手机的老鼠的精子活力和精子总数,都明显低于距离十厘米以上的。
不过,也有专家不同意这些观点。“到现在为止,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研究能够直接证明手机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永华教授对以上实验结果不以为然。他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学术界对此尚无定论,有关解释也尚未得到权威机构的证实。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荣誉退休物理教授查利斯也认为,现在并无手机对健康造成损害的确凿证据。他说:“手机已存在约15年,但许多严重疾病需更长时间才会出现病征,这是研究无法显示的。”
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研究员张金良认为,虽然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影响的比较多,但并非只要使用就有影响。她说:“进行这类研究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使用剂量和累积作用等很难定量。现在虽然有研究发现经常使用手机有可能增加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对危险度, 但由于无法获得每天接通手机的次数等资料, 所以没法得出定论。”张金良表示,无论最终研究结论如何,还是建议大家正确使用电子产品,避免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如何避免“电子雾”污染?
在生活细节中远离电磁波,可以说是避免“电子雾”污染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比如说在家中摆放家用电器时,尽量摆的分散些,避免同时开启很多电器,防止形成超剂量辐射。此外,不要长时间操作家用电器,不用时将其设置成关机状态而非待机,晚上睡觉时也不将手机放在脑袋边,都是减少暴露在电磁波辐射之下的好办法。
其次,尽可做到定期清洁家电周围的尘土。用吸尘器或是微湿的抹布清洁插线板、电视和电脑背面的灰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子雾”的产生。
除了远离电磁波以外,多吃新鲜水果和饮茶也能减少“电子雾”的伤害。经常面对电脑的上班族,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青椒、胡萝卜、柑橘、草莓、猕猴桃等。这些食品可以有效增强肌体的防御功能,有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的紊乱状态,起到减少电子雾污染的作用。此外,茶叶已经被证实是防止辐射的天然有效武器,坚持饮茶也对预防或缓解电磁波辐射很有益处。
结语
虽然到现在为止,医学界对使用手机以及一些家用电器会给人体造成哪些直接伤害尚无定论,但专家仍建议公众应该注意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更应该减少使用家电的频率。将家电在不使用时调成关机状态,定期清洁家电周围的尘土等,都可以减少“电子雾”污染。总而言之,我们要学会科学地使用家电,唯此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责任编辑:DF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