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家庭教育 >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背后的隐忧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背后的隐忧


  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当他们出现心理困惑、遭遇学习困境、面临生活困难时,能否得到远在几百里甚至几千里之外父母的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如何,存在那些主要困难,这些都非常值得关注。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安徽省含山县的云云(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她才5岁,可父母出去打工已经有三年了,留下她和爷爷奶奶。老人没有文化,村子周边也没有幼儿园,接受幼儿教育的事根本谈不到。平时,云云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爷爷奶奶在生活上对她照顾得很周到,她也似乎挺高兴的,但是,如果谁问起她的爸爸妈妈,云云就会转过身去抽泣个不停……

  孩子渴望父母之爱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农家女书社项目官员高月琴来自安徽,云云是她亲戚的孩子。高月琴对记者说:“在我们老家,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其中在城市里收入比较高、生活相对稳定的并不多,所以只有很少的孩子能和父母一起进城。云云的爸爸妈妈一直想把孩子带在身边,但苦于生活压力太大、孩子到城里没人照顾,所以最终还是被留在了家里。”据她介绍,有一些孩子也曾随父母到过城里,可由于父母或无立锥之地、自身难保,或忙于打工、没时间照顾,很快又都被送了回去。

  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高月琴说:“每次父母和孩子团聚后,留守儿童都特别怕父母、尤其是妈妈再出去打工。每次妈妈临走的前几天,云云都搂着妈妈的脖子睡觉,夜里还常常哭醒,求妈妈别走。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六到十六,在村口,天天都能看到孩子哭、大人哭、难舍难分的情景,孩子抓着大人不放,好容易被拉开了,大人又一步一回头,这种撕心裂肺的场面让人看了特别心酸。”

  上下学有家长接送、学校有老师谆谆教诲、家中有父母关心爱护,受了委屈可以对爸爸妈妈诉说,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向往的家庭生活。但是,这些对留守儿童来说简直是种太奢侈的愿望了。一年只能和父母共同生活上几天、通几个电话,甚至有时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对于父母无尽的思念和对家的渴望。

  “话匣子”变成“闷葫芦”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从年幼起就和父母长期分离,由于常年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多数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胆小、自卑、不愿与人交流。高月琴的儿子张越(化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2003年,高月琴出来打工,还在上小学的张越留在家里和爷爷一起生活。再相聚时,她发现儿子以前的爱干净、勤快、自己洗衣服、做饭等好习惯没了,这些事全由爷爷代劳了。儿子变懒了、变脏了。以前是个嘴甜、见人很爱说话,人称“小话匣子”的儿子,竟成了“闷葫芦”。高月琴发现儿子和自己越来越生疏了,平时往家里打电话,儿子的话不多,如同一个“听众”,问什么、儿子回答得都非常简单,有时尽量回避;嘱咐什么,也只是说“我知道”,或者干脆“嗯”一声,一对曾经亲密的母子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从那时起,高月琴就坚持每个月给儿子写信,也请孩子的爷爷、大伯、大妈帮着了解孩子心里,以便找到和儿子沟通的契机。尽管她做了一些努力,但收效并不明显。

  高月琴深有感触:“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精神上很孤独,在心理上很容易和父母产生距离感,感情上也变得生疏了,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应该说,高月琴还是一个比较关注孩子心理变化的家长,她在尽力地了解儿子、希望走近孩子的内心,无奈空间的距离,使她对儿子的教育鞭长莫及。据了解,在我们身边,像她这样的农民工家长为数不多,更多的是终日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内心和情感的关怀。

  玲玲(化名)曾经是个爱说爱笑、活泼好动的小姑娘,父母出去打工一段时间之后,她有了明显的变化:遇到亲戚、熟人和她说话,总是低着头回答;要是家里来了生人,索性躲到另一间屋里不出来。高月琴多次让玲玲的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们一则觉得带孩子出来有很多麻烦,二则也没有意识到长期的分别对孩子内心的伤害。在玲玲的父母看来,孩子能吃饱穿暖、生活上有人照顾,自然会长大的。

  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家里的亲戚监护,他们在家庭教养上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溺爱、各方面包办代替;二是对孩子不闻不问、或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致使他们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这导致留守儿童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逆反心理强。

  对于这些现象,很多农民工家长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去疏导孩子的心理,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往往以棍棒代替沟通和引导,久而久之,致使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放松,成绩落后,失去自信。

  物质补偿代替精神补偿

  很多农民工家长总觉得自己长期在外,亏欠孩子很多,他们想到的往往是以物质来补偿孩子。在高月琴的老家,农民工家长和孩子团聚的那几天,购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有些学龄前孩子跟父母去超市,家长就让他们随便挑,有的孩子见什么都往购物筐里扔,能买上几百块钱的东西;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则要买名牌鞋和衣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也是尽量满足,甚至对孩子的无理要求都会答应。不少家长觉得,自己在外面打工,挣了钱,就应该让孩子吃好、穿好。

  这种现象在农民工家长中相当普遍,他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往往存在物质投入有余而精神关怀不足的状况,尤其是那些成为雇主、包工头的农民工,家庭收入比较高,很容易养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却很少从心理上、情感上关注孩子、教育孩子。不仅如此,部分家长在“暴富”之后所显露出的重玩乐享受的心态,妨碍了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一点是对孩子的致命伤。

  农民工家长忽视对留守儿童的精神关怀和心理沟通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家长没有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的意识。高月琴介绍,在她安徽的老家,学校老师很少能够与家长联系得上,家长也几乎不会主动给学校老师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不少父母认为:把子女送进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培养和教育孩子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能否成才全靠老师和孩子自己。孩子的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心理上有什么困惑,父母统统不知道,当然更谈不到有效地疏导了,这无疑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封闭。

  看重成绩忽视素质教育


怀孕手册

育儿宝典

营养攻略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