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较强的社会技能,对儿童的性格、个性品质、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功能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不可替代的。但在交往的方向以及重要关头上,成人应该给予他们及时的正确的指导,减少人际交往的失误,避免心理上的冲突。
那么,怎样教育儿童发展同伴关系呢?
首先,正确认识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为儿童的同伴关系设置障碍或干扰他们的正常交往。例如:有些家长为了不使房间弄乱就不欢迎孩子的小朋友来做客。在乐园里,有些家长总是掺和在儿童中间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实际上起着阻碍儿童交往的作用。家长应明确:同伴关系不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和延伸,儿童在家中形成的自我中心状态,只有在与儿童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如何抑制自己内心的侵犯活动,控制不适当行为。所有这些交往技能只有在儿童与儿童的同伴交往中才能得到发展,而在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中是不可能充分发展着一点的。
其次,充分了解孩子的同伴关系状况。在当代家庭中,经常发生以亲子关系掩盖同伴关系的倾向,也就是有些家长总以为与自己关系不错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关系大概也不错,因而对自己孩子的同伴关系状况不用心观察,更谈不上评价自己的孩子在同伴间是“欢迎者”、“排斥者”还是“忽略者”和“一般者”。这一点,学校里的老师评价比较准确,尤其是班主任。因此,家长与老师之间应加强联系,通报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第三,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为儿童发展同伴关系创造有利条件。
允许儿童“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交往,教育儿童新生同伴,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乐趣,有错误敢于承认,尽可能原谅别人等。对儿童之间产生的矛盾,家长不必直接介入,但应启发儿童和同伴一起协商、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方式,有条件的可提醒儿童欢迎同伴到家中做客,指导儿童如何招待同伴,引导同伴全体参加活动,结合玩耍情境评价儿童与同伴交往时的优缺点等。
对不同的交往儿童要分别对待。对于“拒绝型”儿童,家长应重点培养他们行为的友好性、技能的省效性和方式的适宜性上;对于“忽略型”儿童,家长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敢于交往,协助孩子发展起交往能力,让他们有种交往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对于“一般型”儿童,要鼓励他们在交往中做出更多的友好行为,如多考虑别人的想法,学会分享、合作、谦让,对人热情主动等,引起大家的注意,逐渐成为“受欢迎”儿童。
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如少年宫、科技馆、公园、图书馆、电影院等,从而使孩子结识更多的同伴和朋友,增长才干、活跃思想。
第四,尊重儿童的同伴关系。对于年幼儿童来说,他们的同伴关系虽然不稳定,对象易变化,但同伴关系作为一种需要是恒定的。当他今天不再和李家孩子玩了,通常一定会去找王家孩子玩。如果一个小孩突然从任何交往中退缩出来,一定是有了身心障碍。因此,家长应关心他们的交往活动,精心保护孩子们的同伴关系。对于孩子们的正当交往应当予以尊重,不能横加阻拦,否则会导致亲子之间的尖锐冲突。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他们的监督和指导,儿童在实际交往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成人应该予以指导。但这种指导应该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树榜样的方法来进行,而不能用简单命令或粗暴拦截的方法去处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好:“对个人的要求和对个人的尊重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而是一致 的,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第五,作为家长,应注重自身素质和教养方式。研究认为,热情、敏感和权威的家长,培养的儿童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心理,与成人和同伴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冷淡的随意的家长,会培养出敌意的、攻击性的儿童,同伴拒绝与其交往,人际关系紧张;好支配他人的严厉的家长,培养的儿童往往喜怒无常和过度焦虑,其同伴会忽视他或不愿与他交往。 因此,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民主地、宽容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为儿童做出典范。切忌儿童的教育是一套,而对待他人是另一套。
实质上,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才会做到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敢于牺牲个人的利益。相反,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品行不轨,即使有一定的社交技巧,其人际关系也不会长久融洽。儿童时代的优良品质也是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基础。家长要抓好儿童品德的培养,教育儿童忠于友谊,宽宏待人,善于与他人分担忧愁和分享快乐。同时教会儿童与人相处的策略,学会一定的交往技巧,如适当的服从,恰当的赞赏,灵活的处理矛盾等。
(本文来源:好育园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