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通马铃薯”地理商标推介工作的实施方案
马铃薯是大通县主要粮食和特色优势作物之一。近年来,大通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展马铃薯产业,按照“稳面积、推良种、求质量、促品牌”的开发思路,实施“品牌农业”,通过抓示范、促规模、抓科技、树商标、抓流通、提效益等措施,强化服务,使我县马铃薯产业得到强劲发展。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依托品牌效应提升大通马铃薯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大通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推进“大通马铃薯”地理商标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内容,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
一、基本情况
1、大通县基本情况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海拔2280—4622米,位于东经 1000 51′-101056 ',北纬36043'-370 23',年日照时数为 2590-2708小时,年均气温5.5度,大于0℃以上积温为2630℃,年降水量450—800毫米,历年平均降雨量520.3毫米,年内无霜期100—120天左右。县境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85公里,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辖9镇11乡,289个村委会、2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5.5万人,农业人口35.5万人,占总人口的79.2%。
大通县气候冷凉,土层深厚、疏松,质地良好,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2012年大通县耕地面积67.78万亩,种植马铃薯9.63万亩(占14.2%),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薯型规则、薯形大、芽眼浅、干物质含量高,具有高产、优质、耐贮藏等特点,煮食时香味四溢,口感香而滑润,风味独特,以醇香甜脆而得名,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大通县在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发展等项目的扶持下,依托良好的气候、区位优势,形成了“特色马铃薯”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播种面积8.68万亩,单产1485公斤,总产128898吨,2011年播种面积10.27万亩,单产1550公斤,总产159185吨,2012年播种面积9.63万亩,单产1789公斤,总产172280.7吨,2010-2012年三年累计种植面积达28.58万亩,三年产值达4.6亿元。
2、协会基本情况
大通县农技推广协会成立于2008年9月,现有会员51人(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7名,初级职称20名,其它人员6名,主要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近年来,协会主要开展了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全膜马铃薯覆盖等技术的推广,开展科技培训,学术交流,和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同时帮助农民促销农产品,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大通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3、“大通马铃薯”地理商标基本情况
2007年申报“大通马铃薯”地理商标,2009年1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大通马铃薯”地理商标注册以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工商局和县农技推广协会力推“大通马铃薯”地理商标打造特色品牌,通过项目扶持带动、基地建设、招商引资等形式,扩大“大通马铃薯”品牌影响,提高“大通马铃薯”农产品知名度,开拓薯业市场,树立和展示“大通马铃薯”的良好形象。几年来利用各种形式,推介“大通马铃薯”商品品牌,参加了成都青海商标推介会,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了“大通马铃薯”商品薯及优良种薯。2010年浙江农业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对“大通马铃薯”品牌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将大通马铃薯品牌价值界定为0.51亿元,2011年再次对大通马铃薯品牌进行了研究,大通马铃薯品牌价值为0.7亿元。
二、存在问题
1、缺乏经费,宣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