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社会热点 >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闭幕 将建设五大功能区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闭幕 将建设五大功能区


  中新社重庆9月14日电 (记者 蔡双燕)9月13日至14日,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决议》、《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

  根据该《意见》,重庆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这是在重庆原有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进一步划分该市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称,这是重庆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在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孙政才称,重庆是中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具有中等省的规模,区域间、城乡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等差异很大。“五大功能区”划分有利于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既可以促进各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又能做到全市一盘棋,实现全市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重庆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加强重庆与周边省市的协调合作,加快成渝城市群及成渝经济区等建设;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分类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孙政才强调,科学划分重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是指导性战略,是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人口分布等各个方面的“五位一体”的、整体的、系统的发展战略部署。各功能区域的发展定位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将“一圈”细化、深化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是为了拓展空间格局,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推动重庆大都市区的发展和建设;划分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是为了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目的是强化五大区域联动,更好地突出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实现全市一盘棋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明确、板块之间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孙政才表示,要扎实做好科学划分功能区域的相关配套工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规划引导,搞好政策设计,完善考核机制,将各功能区定位充分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规划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完)

  五大功能区相关名词解释

  1.都市功能核心区———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重庆建市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市开发强度最高、基本上完全城市化的地区,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进行优化提升,传承历史,精细化城市管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彰显山水城市风貌等。整个区域处于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

  2.都市功能拓展区———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拓展建设区域。未来几年,重庆主城建成区将达到1188平方公里,几乎所有的待开发用地集中于此,是未来新增城市人口的重要集聚区,也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教育科研及商贸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布局区。集中了我市一批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如两江新区、两个保税(港)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等,是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主战场。

  3.城市发展新区———是按卫星城理念在主城区外围规划布局建设的城镇集群。特别要说明的是,城市发展新区不是“城市开发新区”,不是全域进行新城开发和工业开发。主要特征:一是城市群建设的理念。成渝经济区是国家规划的新增长极,成渝城市群是其中的重要支撑,城市发展新区的12个区县城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围绕重庆主城的卫星城。二是“四化”同步发展区域。12个区县幅员广阔、地理和区位条件优越,其区县城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发展基础,要在现有基础上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未来发展中95%左右的空间将仍然是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三是建设组团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集聚区。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不大规模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符合国家批准的全市用地总规模的控制要求。

  4.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这是功能分区突出首要、明确重点的必然要求。“生态涵养”与“生态保护”是这两个发展区的首要任务,相同的方面都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生态产品,发展生态经济,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不同的方面:“生态涵养”,更加突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这个重点,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肩负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责任,这是国家战略的需要。“生态保护”,针对生态环境更为脆弱和敏感的特点,强调减少人为扰动,突出减人减载,增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肩负起武陵山重要生态屏障的责任。

  5.主体功能区理念———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从未来开发的角度,对不同区域的空间开发方向、开发时序和开发强度的总体定位。

  6.农产品主产区———是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7.生态功能区———是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8.大都市区———以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为核心载体,以城市发展新区为腹地,构建大都市区。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大都市除核心市区外,都有广阔的支撑腹地,如伦敦外围有大伦敦地区,巴黎外围有大巴黎地区,纽约外围有大纽约地区。在国内,上海外围有长三角,北京、天津外围有环渤海,广州、深圳外围有珠三角。构建大都市区和大生态区,有助于增强全市发展的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有助于大都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更加充分体现出来。


怀孕手册

育儿宝典

营养攻略

早期教育